Dataset Viewer
index
int64 0
10k
| first-instance
dict | second-instance
dict | judgment_reversal
bool 2
classes | reasons_for_reversal
sequencelengths 0
2
| claims
listlengths 1
24
| legal_privisions
listlengths 1
21
| new_information
bool 2
classes |
---|---|---|---|---|---|---|---|
0 |
{
"claim": "原告邹启聪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如下:1.被告向原告腾空并交付位于白云区机场路××街××房的房屋;2.被告向原告支付逾期交付房屋违约金(自2020年2月29日起,每日按照房屋总房价350万元的万分之二为标准,计算至被告腾空交付房屋之日止);3.被告向原告支付律师费3万元;4.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
"court_view": "本院认为,原告诉请要求被告腾空并交付涉案房屋,依据双方2019年8月13日签订的《广州市存量房买卖合同》,被告提出双方交易不是正常的交易买卖,只是通过该买卖合同向银行贷款,经查涉案房屋交易价格为350万元,原告起诉时出具转账记录证实已转账首期款100万元,后被告提出并未收取,原告转而表示双方约定实际交易价格为245万元,以被告在庭审中确认2019年9月至今案涉房屋的市场价格大约250万元,与245万元交易价格相若,以此证明双方约定价格实为245万元,被告不予确认,该主张缺乏依据,本院不予采纳。被告辩称贷款245万由其代原告向银行偿还,原告确认由被告向原告转账后向银行归还起初的贷款84000元,主张双方口头协商由被告先代原告归还月供,代还月供期间的房屋由被告继续居住,对此被告不予确认,该主张缺乏依据;被告辩称银行贷款245万元约定由被告代原告偿还的主张合理,本院予以采信,结合100万元并未实际支付,只是走流水,245万元贷款被告由代原告归还,被告辩称通过该买卖合同向银行贷款更为合理,原告诉请要求以房屋买卖合同关系交付涉案房屋,缺乏依据;其次即使按《广州市存量房买卖合同》约定该房地产交付使用的时间为卖方收齐楼款当天,原告并未支付全部楼款,不具备要求交付涉案房屋的条件。综上,原告诉请要求被告腾空并交付涉案房屋,本院不予支持。同理,原告诉请要求支付逾期交付房屋违约金及支付律师费3万元,本院亦不予支持。第三人广州市汇河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经本院传票传唤,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判决。",
"fact_description": "事实与理由:原告向被告购买位于白云区机场路××街××房的房屋,于2019年7月17日签订《广州市存量房买卖合同》,合同丙方(即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为广州市汇河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合同约定房屋总价为350万元,首期款含定金为105万元,剩余房款245万元由原告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的方式来支付。双方于2019年8月13日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过户登记,随后农业银行于2019年9月2日按揭放款245万元并支付给被告。合同第四条第1款约定房屋交付使用时间为被告收齐楼款当天,第十一条约定如果被告未按合同规定期限交房的,应当每日按总房款0.05%的标准支付违约金,如果被告要求继续履行的,合同继续履行,自本合同第四条约定的房地产交付使用日期的第二日起至实际交付之日止,被告每日按总房款的0.05%的标准向被告支付违约金。因此,根据合同约定,被告应于2019年9月2日向原告交付案涉房屋。被告希望原告给予宽松时间让被告搬家,原告见状便宽容处理,后来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临,被告以此为借口拖延交付,直至本案立案之日仍未交付案涉房屋。原告曾经上门要求交付房屋,也曾报警处理,但被告仍然拒绝。被告的行为已经造成原告的利益损害严重,综上请求法院支付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谭希敏辩称,原告起诉本人要求腾空并交付涉案房屋,本请求被告是不允许的。对于违约金问题,被告不同意该请求。对第3、4项诉讼请求也不同意。理由如下:此房屋交易不是一个正常的交易买卖,因为这个房屋交易是虚假的买卖,本人在2019年向黎炬刚的小贷公司借款120万元,当时因为还不上这120万元的贷款,就向该小贷公司进行协商,他们当时协商的方案就是找一个代持人出来买卖这个房子,通过这个代持人向农业银行申请贷款,通过这个买卖贷款审批下来的贷款去偿还小贷公司的120万元借款。然后小贷公司就找到了原告这个代持人,原告也同意以这种方式去买卖这个房子,原告也收取了好处费。原告去向农业银行贷款245万元之后,农业银行转我245万元,然后其中120万元转给了小贷公司。我们口头商定,偿还完小额贷款120万元之后,原告就每个月的房贷由我本人代原告去偿还给农业银行,我提交的84000元是从2019年9份月开始的半年房贷款给中介公司,为何不能直接转给原告,是因为担心农业银行知道买卖双方的联系,担心可能会马上还清贷款,所以就找到了房产中介负责人,通过负责人每个月转款给原告用于还清农业银行的房贷。这个房子一开始就是一个虚假的交易。该负责人可能转了半年之后,后面的房贷因为疫情造成我的资金有困难,到了后面房贷就没有及时转给原告去偿还农业银行的贷款,从而导致案件的发生。第三人广州市汇河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无述称。当事人围绕诉讼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根据当事人陈述和经审查确认的证据,本院认定事实如下:被告(甲方、卖方)与原告(乙方、买方)、第三人汇河公司(丙方,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于2019年8月13日签订《存量房买卖合同》,甲方将白云区机场路××街××房出卖给乙方,按整套出售,总金额350万元;按揭方式付款,首期款:乙方应交易过户当天支付房款105万元,剩余房款:除前述房款外,剩余房款245万元,由乙方交易过户当天,甲乙双方自行申请办理银行按揭手续,按照按揭方式付款,按揭的方式为商业贷款;甲乙双方同意该房地产交付使用的时间为卖方收齐楼款当天,甲乙双方应在交楼当天一起到场查验房屋,查验后双方签妥房地产交接确认书,即视为房屋交付使用;甲方应在该房地产正式交付使用前,交清该房地产在收楼前发生的所有欠款及费用,甲方保证在交易后乙方无须对上述甲方欠款及应付费用负责;甲方如未按合同约定的期限交房的,应当每日按总房款0.05%的标准向乙方支付违约金,逾期超过30日仍未交房的,乙方有权解除合同,如果乙方要求继续履行的,合同继续履行,自本合同第四条约定的房地产交付使用日期的第二日起至实际交付之日止,甲方每日按总房款0.05%标准向乙方支付违约金。原告出具2019年8月13日银行汇款业务受理回单,证实向被告转账100万元。另出具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个人购房担保借款合同及手机短信截图,证实原告申请按揭贷款245万元,于2019年9月2日支付245万元给被告。2019年8月14日办理了权利人为原告的不动产权证。涉案房屋一直由被告使用至今,未交付给原告。被告提出100万元是贷款公司转给原告,被告收到后马上支付给贷款公司,故该100万元实际没有收到,出具微信聊天记录及银行转账明细予以证实,原告确认该100万元并未实际支付给被告,只是走流水,提出双方涉案房屋实际交易价格为245万元,原告通过按揭贷款方式已足额支付,买卖合同所写的350万元成交价仅仅是为了申请贷款手续之用,原告以被告在庭审中确认案涉房屋2019年9月至今的市场价格大约250万元,与245万元交易价格相若,以此证明双方约定价格实为245万元。被告不予确认,主张350万元是贷款公司制定下来的金额。被告出具工商银行转账明细,证实从2019年9月审批房贷开始,通过中间人合计向原告转了84000元用于归还房屋贷款,原告确认被告通过中间人在6个月内分开多次支付84000元。原告合计已经偿还贷款为41个月,合计580477.5元,580477.5元包括被告垫付的84000元,原告表示被告已经收齐了房款,理应向原告交付房屋,但是刚好那一段时间原告职业遇到情况,收入有变化,被告又暂时找不到其他地方居住,所以双方口头协商由被告先代原告归还月供,代还月供期间的房屋由被告继续居住。被告代支付的月供不属于租金,原告是要把其代付的月供归还的。被告对上述主张不予确认。被告另主张向原告支付20000元好处费,原告称该20000元为高评估高贷款所支出的按揭费20000元,由于时间较长,按揭费收据已遗失。原告出具光盘及报警回执,证实曾上门要求交付房屋,被告拒绝,曾报警处理。另出具民事委托代理合同及律师费发票,证实支付律师费3万元。",
"footer": "审判员陶向军二〇二三年四月二十三日书记员郑萍军",
"header":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2)粤0111民初25197号原告:邹启聪,男,1996年8月29日出生,汉族,身份证住址广州市荔湾区,委托诉讼代理人:谢伟强,广东华领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谭希敏,女,1982年4月29日出生,汉族,户籍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广州市汇河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住所地广州市白云区。法定代表人:何爱召。原告邹启聪与被告谭希敏、第三人广州市汇河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河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22年8月26日受理后,依法适用独任制普通程序,由审判员陶向军独任审理,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邹启聪的委托诉讼代理人谢伟强及被告谭希敏到庭参加了诉讼。第三人汇河公司经本院传票传唤,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judgment": "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邹启聪的全部诉讼请求。本案受理费11510元,由原告邹启聪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以上诉法院生效判决为准),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必须依法按期履行判决。逾期未履行的,其不得有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本项内容在判决生效后即视为执行通知,违反本项通知的,人民法院在权利人申请执行立案或移送执行后,可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依法对相关义务当事人采取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罚款、拘留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
"claim": "上诉人谭某敏上诉请求:1.撤销一审判决;2.改判谭某敏无需向邹某聪支付2019年10月至2023年5月期间的房贷代付款项537525.96元及利息(以537525.96元为本金,自2023年6月7日起按照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市场贷款报价利率计算至实际支付之日止);3.邹某聪承担一、二审的案件受理费、财产保全费。",
"court_view": "本院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二十一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围绕当事人的上诉请求进行审理。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理,但一审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除外”的规定,本院仅围绕当事人的上诉请求进行审理。根据双方的诉辩意见,本院对本案评析如下:本案二审争议的焦点是邹某聪要求谭某敏返还房贷代付款项并支付利息能否得到支持的问题。从本案及(2022)粤0111民初25197号民事判决书查明的事实来看,涉案房屋的贷款245万元由谭某敏收取,且谭某敏确认双方约定每月的还贷款项应由其先支付给邹某聪,再由邹某聪向银行还款,但谭某敏除向邹某聪支付84000元外,未再支付其他款项,现邹某聪提交的银行交易明细显示其已在2019年10月至2023年5月期间为谭某敏代垫了涉案房屋的银行按揭贷款本息共计621525.96元,扣除前述84000元后,谭某敏还需向邹某聪支付剩余代垫款项共计537525.96元。如前所述,谭某敏确认双方约定每月的还贷款项应由其先支付给邹某聪,因其未依约支付,邹某聪为其代垫了款项,故邹某聪要求谭某敏支付自主张还款之日即本案立案之日起的利息,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一审法院对邹某聪要求谭某敏支付房贷代付款项及利息的请求予以支持,理据充分,应予维持。综上所述,上诉人谭某敏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处理结果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
"fact_description": "事实和理由:虽然双方就涉案房屋在2019年7月17日签订《广州市存量房买卖合同》,并于2019年8月13日办理过户登记,农业银行于2019年9月2日按揭放款245万元并支付给谭某敏,但事实上该交易并非真实的房屋买卖交易,而是为了获得贷款而操作的流程。一审法院在(2022)粤0111民初25197号民事判决书中认可了前述事实。因此,涉案房屋的所有权仍应归谭某敏所有,谭某敏有权使用、收益和处分涉案房屋。因涉案房屋登记在邹某聪名下,邹某聪每月应按时向银行支付房贷款项,2019年谭某敏已向邹某聪支付了84000元。双方之间没有约定邹某聪代付房贷应由谭某敏承担利息,亦没有约定利息应按照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市场贷款报价利率的标准进行计算,且此前邹某聪已收取谭某敏支付的好处费20000元,故应视为谭某敏无需向邹某聪支付代付房款的利息。在双方没有约定利息且邹某聪亦没有提供证据证明谭某敏给其所造成的实际损失的情况下,一审法院判决谭某敏应向邹某聪支付利息,严重损害谭某敏的合法权益。另外,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天河支行的工作人员于2023年10月到涉案房屋向邹某聪送达《债务逾期催收通知书》,上面显示邹某聪未按时向银行支付房贷,若继续拖欠供款,银行将采取进一步的法律行为,即因邹某聪的行为可能影响谭某敏正常使用涉案房屋,损害谭某敏合法使用房屋的权益。现谭某敏有意将涉案房屋出卖,所得房款用于归还银行按揭贷款等相关费用,尽快解决因该纠纷而产生的一系列相关事宜。但谭某敏无法联系邹某聪,希望邹某聪能够积极与谭某敏沟通解决问题,防止增加双方的诉讼成本,浪费司法资源,同时避免给双方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必要的烦恼。综上,请求二审法院判如所请。被上诉人邹某聪二审辩称:根据邹某聪在本案及关联案件中的主张及法院认定的事实,每月向农业银行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义务本应由谭某敏承担,但谭某敏自2019年支付了84000元后就再未向邹某聪支付任何费用,且对此无合理解释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邹某聪在2019年10月至2023年6月期间一直垫付按揭月供,其中2019年10月至2023年5月的代付金额为537525.96元,2023年6月的代付金额为13682.82元,共计551208.78元。谭某敏实际上占用了邹某聪的资金,取得不当利益,且对此应承担全部过错,除返还所有代付款外,谭某敏还应赔偿邹某聪由此所受到的全部损失。邹某聪为及时归还房屋贷款避免损失扩大,不得已向多方借贷以获得资金,终日面临自身及家人被多方催收的骚扰,如因逾期归还贷款导致被银行起诉的压力,所造成的自身信誉、生活、精神、经济上的损害远非该资金占用利息可覆盖,邹某聪要求谭某敏返还代付款项并支付利息,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至于其他损失方面,邹某聪保留日后另案追究的权利。谭某敏自本案纠纷发生后一直以各种理由和方法拖延时间,目的是让邹某聪更容易对谭某敏提出的显失公平的和解方案妥协。邹某聪已经不堪重负,导致涉案房屋的还贷从2023年6月起断供,面临随时被按揭银行起诉的风险。综上,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谭某敏的上诉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二审法院依法驳回,维持原判。因本案纠纷,邹某聪于2023年6月7日诉至一审法院,请求判令:1.谭某敏向邹某聪支付2019年10月至2023年5月期间的房贷代付款项537525.96元(621525.96元-84000元)以及资金占用利息(以537525.96元为基数,自本案受理立案之日起,按照同期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至实际清偿之日止);2.谭某敏承担诉讼费。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邹某聪诉谭某敏、第三人广州市汇河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邹某聪诉请要求腾空并交付位于白云区机场路××街××房××房屋、支付逾期交付房屋违约金及律师费。谭某敏辩称此房屋交易不是一个正常的交易买卖,因为这个房屋交易是虚假的买卖,其向小贷公司借款120万元,当时因为还不上这120万元的贷款,就向该小贷公司进行协商,他们当时协商的方案就是找一个代持人出来买卖这个房子,通过这个代持人向农业银行申请贷款,通过这个买卖贷款审批下来的贷款去偿还小贷公司的120万元的借款。然后小贷公司就找到了邹某聪这个代持人,邹某聪也同意以这种方式去买卖这个房子,也收取了好处费。邹某聪去向农业银行贷款245万元之后,农业银行转我245万元,然后其中120万元转给了小贷公司。我们口头商定,偿还完小额贷款120万元之后,邹某聪就每个月的房贷由谭某敏本人代邹某聪去偿还给农业银行,谭某敏提交的84000元是从2019年9份月开始的半年房贷款给中介公司,为何不能直接转给原告,是因为担心农业银行知道买卖双方的联系,担心可能会马上还清贷款,所以就找到了房产中介负责人,通过负责人每个月转款给邹某聪用于还清农业银行的房贷。这个房子一开始就是一个虚假的交易。该负责人可能转了半年之后,后面的房贷因为疫情造成谭某敏的资金有困难,到了后面房贷就没有及时转给邹某聪去偿还农业银行的贷款,从而导致案件的发生。一审法院于2023年4月23日作出(2022)粤0111民初25197号民事判决书,判决书查明:谭某敏(甲方、卖方)与邹某聪(乙方、买方)、第三人广州市汇河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于2019年8月13日签订《存量房买卖合同》,甲方将白云区机场路××街××房××房屋出卖给乙方,按整套出售,总金额350万元;按揭方式付款,首期款:乙方应交易过户当天支付房款105万元,剩余房款:除前述房款外,剩余房款245万元,由乙方交易过户当天,甲乙双方自行申请办理银行按揭手续,按照按揭方式付款,按揭的方式为商业贷款;甲乙双方同意该房地产交付使用的时间为卖方收齐楼款当天,甲乙双方应在交楼当天一起到场查验房屋,查验后双方签妥房地产交接确认书,即视为房屋交付使用;甲方应在该房地产正式交付使用前,交清该房地产在收楼前发生的所有欠款及费用,甲方保证在交易后乙方无须对上述甲方欠款及应付费用负责;甲方如未按合同约定的期限交付的,应当每日按总房款0.05%的标准向乙方支付违约金,逾期超过30日仍未交房的,乙方有权解除合同,如果乙方要求继续履行的,合同继续履行,自本合同第四条约定的房地产交付使用日期的第二日起至实际交付之日止,甲方每日按总房款0.05%标准向乙方支付违约金。邹某聪出具2019年8月13日银行汇款业务受理回单,证实向谭某敏转账100万元,另出具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个人购房担保借款合同及手机短信截图,证实邹某聪申请按揭贷款245万元,于2019年9月2日支付245万元给谭某敏。2019年8月14日办理权利人为邹某聪的不动产权证。涉案房屋一直由谭某敏使用至今未交付给邹某聪。谭某敏提出100万元是贷款公司转给邹某聪,谭某敏收到后马上支付给贷款公司,故该100万元实际没有收到,出具微信聊天记录及银行转账明细予以证实,邹某聪确认该100万元并未实际支付给谭某敏,只是走流水,提出双方涉案房屋实际交易价格为245万元,邹某聪通过按揭贷款方式已足额支付,买卖合同所写的350万元成交价仅仅是为了申请贷款手续之用,邹某聪以谭某敏在庭审中确认2019年9月至今案涉房屋的市场价格大约250万元,与245万元交易价格相若,以此证明双方约定价格实为245万元。谭某敏不予确认,主张350万元是贷款公司制定下来的金额。谭某敏出具工商银行转账明细,证实从2019年9月审批房贷开始,通过中间人合计向邹某聪转了84000元用于归还房屋贷款,谭某敏确认邹某聪通过中间人在6个月内分开多次支付84000元,邹某聪合计已经偿还贷款为41个月,合计580477.50元,580477.50元包括谭某敏垫付的84000元,邹某聪表示谭某敏已经收齐了房款,理应向邹某聪交付房屋,但是刚好那一段时间邹某聪职业遇到情况,收入有变化,谭某敏又暂时找不到其他地方居住,所以双方口头协商由谭某敏先代邹某聪月供归还,代还月供期间的房屋由谭某敏继续居住。谭某敏代支付的月供不属于租金,邹某聪是要把其代付的月供归还的。谭某敏不予确认。谭某敏另主张向邹某聪支付20000元好处费,邹某聪称该20000元为高评估高贷款所支出的按揭费20000元,由于时间较长,按揭费收据已遗失。判决认定谭某敏辩称通过该买卖合同向银行贷款更为合理,判决驳回邹某聪的全部诉请。判决后,双方均无上诉,邹某聪提起本案诉讼。本案审理期间,邹某聪出具中国农业银行账户活期交易明细清单,证实自2019年10月2日起至2023年5月2日合计归还房屋贷款合计621525.96元。邹某聪于2023年5月9日委托广东华领律师事务所向谭某敏发出律师函,要求返还已经代垫2019年10月至2023年5月房屋按揭贷款621525.96元。谭某敏确认除了84000元外没有再支付过贷款,涉案房屋仍由谭某敏使用。一审法院认为,生效民事判决书认定邹某聪与谭某敏签订的存量房买卖合同实为通过该买卖合同向银行贷款,并不存在真实的房屋买卖关系,谭某敏确认达成每个月的房贷由其代邹某聪向农业银行偿还的约定,现邹某聪主张房屋按揭贷款的还款应由谭某敏承担,谭某敏对此并无异议。邹某聪出具中国农业银行账户活期交易明细清单,证实自2019年10月2日起至2023年5月2日合计归还房屋贷款合计621525.96元,谭某敏确认除了84000元外没有再向邹某聪支付过贷款,故邹某聪诉请要求支付2019年10月至2023年5月期间的房贷代付款项621525.96元扣减84000元为537525.96元及自起诉之日起的利息合理合法,一审法院予以支持。综上所述,一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于2023年9月6日判决如下: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谭某敏向邹某聪支付2019年10月至2023年5月期间的房贷代付款项537525.96元及利息(以537525.96元为本金,自2023年6月7日起按照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至实际支付之日止)。如果未按照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谭某敏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一审案件受理费4587.63元、财产保全费3208元,由谭某敏负担并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邹某聪迳付。经二审审理,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无误,本院予以确认。二审期间,邹某聪提交证据1中国农业银行账户活期交易明细清单、证据2短信,拟共同证明邹某聪对涉案房贷的最后还款日为2023年6月2日,金额为13682.82元,自2023年7月后已无力再垫付涉案房屋的月供,正面临被银行起诉的后果;证据3民事起诉状、诉前调解特别告知书、举证通知书、证据4律师函、证据5短信,拟共同证明邹某聪为按时归还房屋贷款而不得已向多方借贷以获得资金,终日面临自身及家人被多方催收的骚扰,如因逾期归还贷款被银行起诉。谭某敏对此质证称:不认可前述证据,邹某聪向银行申请的信用卡和资金贷款是其个人行为,与本案没有任何关系,无法证明邹某聪的借款用于归还涉案房贷。经认证,邹某聪在二审期间提交的证据,与本案纠纷的处理缺乏关联性,本院对此不予采纳。",
"footer": "审判员邓颖二〇二四年二月十九日书记员陈金闪曾华倩自动履行提示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拒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可依法对拒不履行义务方的财产直接采取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等执行措施,并依照相关法规对拒不履行义务方采取限制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惩戒措施。拒不履行义务方为单位的,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一并采取限制消费等惩戒措施。拒不履行义务方需承担由此产生的执行费用。逾期不缴纳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将依法强制执行。存在规避、抗拒执行情形的,人民法院将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三百一十三条、第三百一十四条之规定,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申请再审,不能产生暂停履行的法律效果。为避免强制执行产生的不利后果,请主动履行文书确定的义务",
"header":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3)粤01民终33577号上诉人(原审被告):谭某敏,女,1982年4月29日出生,汉族,住广州市白云区。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邹某聪,男,1996年8月29日出生,汉族,住广州市荔湾区。委托诉讼代理人:谢伟强,广东华领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诉讼代理人:吴嘉欣,广东华领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谭某敏因与被上诉人邹某聪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2023)粤0111民初16830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23年12月4日立案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由审判员邓颖适用普通程序进行独任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judgment":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9175.26元,由上诉人谭某敏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
| false |
[] |
[
{
"claim": "被告向原告腾空并交付位于白云区机场路××街××房的房屋",
"judgment": [
"not supported",
"not supported"
]
},
{
"claim": "被告向原告支付逾期交付房屋违约金(自2020年2月29日起,每日按照房屋总房价350万元的万分之二为标准,计算至被告腾空交付房屋之日止)",
"judgment": [
"not supported",
"not supported"
]
},
{
"claim": "被告向原告支付律师费3万元",
"judgment": [
"not supported",
"not supported"
]
},
{
"claim": "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
"judgment": [
"not supported",
"not supported"
]
}
] |
[
{
"article": "第三百二十一条",
"law":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
{
"article": "第一百七十七条",
"law":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 | true |
1 |
{
"claim": "原告崔治业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被告给付剩余购房款28000元及利息。",
"court_view": "本院认为,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二被告系夫妻关系,案涉购房款依法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被告长期拖欠该款且已将案涉房屋转卖的情况下仍迟迟不归还,其行为明显于法不合,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因此,对原告要求二被告给付剩余购房款28000元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原告利息方面的主张,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fact_description": "事实和理由:二被告系夫妻关系。2016年,二被告购买原告位于蓼堤镇新社区的一处房屋,被告给付部分购房款后,下欠38000元,被告杨巧玲于2016年10月10日给原告出具了欠条,后二被告归还10000元,现下欠28000元至今未付。该房屋现被告已转卖给他人。被告杨巧玲、吴新义未向本院提交书面答辩意见。原告崔治业针对自己的诉讼请求向本院提交了被告杨巧玲出具的欠条,并自认被告在出具该欠条后,已归还10000元。被告杨巧玲、吴新义未向本院提交证据材料。因二被告未到庭,视为放弃了对原告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质证和辩论的权利。本院经审查认为,原告提交的证据能够印证其举证目的,本院予以采信,并作为认定事实的有效证据使用。根据当事人陈述和经审查确认的证据,本院认定的案件事实同原告诉称的事实。",
"footer": "审判员李广福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日书记员胡耀莉",
"header": "河南省睢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0)豫1422民初5036号原告:崔治业,男,1974年3月11日生,汉族,住所地河南省睢县。被告:杨巧玲,女,1969年9月27日生,汉族,住所地河南省睢县。被告:吴新义,男,1969年8月6日生,汉族,住所地河南省睢县,系杨巧玲之夫。原告崔治业与被告杨巧玲、吴新义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20年12月8日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崔治业到庭参加诉讼,被告杨巧玲、吴新义经合法传唤未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judgment":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杨巧玲、吴新义于本判决生效后5日内给付原告崔治业购房款28000元;二、驳回原告崔治业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250元,由被告杨巧玲、吴新义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及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
|
{
"claim": "上诉人杨巧玲、吴新义上诉请求:1、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撤销睢县人民法院(2020)豫1422民初5036号民事判决并依法改判,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2、请求二审法院判决被上诉人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
"court_view": "本院认为,本案系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上诉人关于涉案房款中28000元应认定为办理房产证押金的上诉请求并未提供有效证据予以证明。庭审中被上诉人虽自认涉案房款中8000元作为办理房产证的押金,但是上诉人杨巧玲已于2016年10月10日向被上诉人出具欠38000元的欠条,因此应认定为自愿放弃享有扣押该8000元押金的权利。因此,上诉人该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上诉人关于在未接到原审法院的开庭传票情况下原审法院缺席判决程序违法的上诉主张,本院经审理查明,该主张与事实不符。一审中,吴新义与承办法官短信聊天截屏证明,一审承办法官已通过手机短信明确告知上诉人吴新义案件调解及开庭时间、地点,上诉人吴新义短信回复内容也表明其对该内容已知悉且吴新义、杨巧玲并未到庭应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因此,原审法院依法缺席判决并无不妥。综上所述,上诉人杨巧玲、吴新义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fact_description": "事实和理由:上诉人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错误,定性不准确,适用法律不当。理由是:一、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上诉人在购房时已将大部分房款交给被上诉人,剩余28000元双方已口头协商,等被上诉人什么时候将房产证办理完毕,上诉人就将剩余欠款给付被上诉人。因被上诉人至今未给上诉人办理房产,所以该款不应该给付被上诉人。二、原审程序违法。被上诉人并未接到原审法院的开庭传票而缺席判决,剥夺了上诉人的诉讼权利。因此请求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依法进行改判。被上诉人辩称:当时我们的约定是房子卖给他共288000元。房产证当时我们乡里正在积极筹备中,当时约定先给280000元,等房产证下来,剩余8000元给我,房产证办不下来,剩余8000元不给,我配合给予相应材料。当时第一次给了250000元,因存折是死期未到期剩余3万元没给。说到期了把剩余38000元在2016年过年的时候一次性付清,然后给我打了欠条。到了过年给了我10000元,说的是过了十五,剩余的钱给我。我和吴新义是同村朋友关系,我十分信任他们。2到3年对方一直没有给我。当时我催要,吴新义说的是我的钱过来,我想办法给你,也就两三个月。两个月之后我去索要,对方说这个房子打算卖掉,没有卖掉的话,不会给我钱,卖掉后把欠款付完。后期吴新义将房子卖掉,吴新义和妻子说的是只要没有房产证,一分钱也不给。新农村建设的房子,现在都办不下房产证。后面我就起诉了。崔治业一审诉讼请求:1、请求杨巧玲、吴新义归还购房款28000元及利息;2、诉讼费用由杨巧玲、吴新义承担。一审法院认定事实如下:2016年,杨巧玲、吴新义购买崔治业位于蓼堤镇新社区的一处房屋,杨巧玲、吴新义给付部分购房款后,下欠38000元,杨巧玲于2016年10月10日给原告出具了欠条,后杨巧玲、吴新义归还10000元,现下欠28000元至今未付。该房屋现杨巧玲、吴新义已转卖给他人。该院认为,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杨巧玲、吴新义系夫妻关系,案涉购房款依法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杨巧玲、吴新义长期拖欠该款且已将案涉房屋转卖的情况下仍迟迟不归还,其行为明显于法不合,损害了崔治业的合法权益,因此,对崔治业要求二被告给付剩余购房款28000元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崔治业利息方面的主张,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不足,该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杨巧玲、吴新义于本判决生效后5日内给付原告崔治业购房款28000元;二、驳回原告崔治业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250元,由被告杨巧玲、吴新义负担。二审中,当事人未提交新证据。本院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查明事实一致,对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
"footer": "审判长徐亚超审判员曹爱民审判员陈光应二〇二一年四月十四日法官助理王霞书记员冯芬芬",
"header": "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1)豫14民终1211号上诉人(原审被告):杨巧玲,女,1969年9月27日生,汉族,住河南省睢县。上诉人(原审被告):吴新义,男,1969年8月6日生,汉族,住河南省睢县,系杨巧玲之夫。委托诉讼代理人:吴豪杰,男,汉族,1995年3月16日出生,住郑州市惠济区南阳路154号附1号院粮运社区1号,身份证号码411422199503161550。系杨巧玲与吴新义之子。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崔治业,男,1974年3月11日生,汉族,住河南省睢县。上诉人杨巧玲、吴新义与被上诉人崔治业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河南省睢县人民法院(2020)豫1422民初5036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21年2月23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杨巧玲,上诉人杨巧玲、吴新义委托诉讼代理人吴豪杰,被上诉人崔治业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judgment":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500元,由上诉人杨巧玲、吴新义承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
| false |
[] |
[
{
"claim": "要求被告给付剩余购房款28000元及利息",
"judgment": [
"partially supported",
"partially supported"
]
}
] |
[
{
"article": "第一百四十四条",
"law":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
"article": "第一百七十条",
"law":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 | false |
2 |
{
"claim": "本诉原告李少方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依法解除原、被告于2021年1月5日订立的定金协议。2.依法判决被告给付原告赔偿金5000元。3.判决被告返还原告20000元。",
"court_view": "本院认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本案中李少方与刘向义签订的定金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为有效合同,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原告李少方诉被告违约,刘向义并未将案涉房屋进行再次出售,未违反合同约定。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本案中,原告所称因原告支付定金,被告未为其办理房屋买卖手续和更名手续,构成违约。涉案协议约定20日内办理所有买卖手续,协议签订后,原告未支付购房款,被告亦未为其办理相关手续,现原告请求解除定金协议并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未提供有效证据证实其主张,原告李少方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本院依法不予支持。关于反诉原告拓瑞公司主张反诉被告李少方违约,要求其支付中介费用,本案本诉系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拓瑞公司请求李少方支付其中介费用与本诉不属同一法律关系,本案不予处理,可另行起诉。",
"fact_description": "事实与理由:原、被告于2021年1月5日订立了定金协议,该协议约定:被告将位于赞皇县一间出售给原告,原告交付定金10000元并由被告拓瑞公司负责保管,如被告违约,赔偿原告5000元。同时协议对房屋买卖手续的办理和更名事项作出了明确的约定。但在原告按协议约定交付定金后,被告却违反约定拒绝办理房屋买卖手续和更名。综上所述,根据定金协议约定和定金罚则之规定,请法院依法解除原、被告于2021年1月5日订立的定金协议,判决被告给付原告赔偿金5000元,并返还原告20000元。被告刘向义辩称,2021年1月5日,答辨人刘向义与原告李少方及被告赞皇县拓瑞公司签订定金协议,该协议约定:答辩人将位于赞皇县一间出售给原告,原先先交付10000元定金并由被告拓瑞公司负责保管,答辩人将该房房产证及该房所有合同、票据、手续交于拓瑞公司保管。答辩人已经将上述材料交给房产中介代为办理,答辩人并未违约,而是李少方反悔不再购买,也没有按照约定交付购房款和其他费用,致使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李少方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同时《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因此李少方要求给付违约金5000元没有法律依据。总之,违约方是李少方,其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贵院査明事实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本诉被告拓瑞公司辩称,同被告刘向义答辩意见。反诉原告拓瑞公司向本院提出反诉请求:1.请求依法判令被告给付原告中介费用6000元。2.反诉费由被告承担。事实和理由:经反诉人反复协商,2021年1月5日刘向义和被反诉人达成房屋买卖协议,同时反诉人、被反诉人和刘向义签订了定金协议,约定被反诉人购买刘向义位于赞皇县,被反诉人交定金10000元,因被反诉人和刘向义任何一方原因导致超出协议约定办理日期的,违约方再出总房款1%的中介费给中介方,中介费6000元由被反诉人承担。被反诉人承诺20日内将购房款(64.6万元)和交开发商15%的二次税和中介费、撤备案费用共计720000元交于中介。协议签订后,反诉人开始筹备撤备案更名等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关系,不料被反诉人违约,拒不按照约定交付购房款等,并称不再购买该房屋,被反诉人的违约行为给反诉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无奈诉至法院,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反诉被告李少方辩称,应驳回反诉请求,定金协议备注部分显示中介费6000元应由乙方(李少方)承担,丙方(拓瑞公司)负责更名。但在李少方缴纳10000元定金后,丙方并未办理有关更名协议,没有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因此,拓瑞公司要求支付中介费的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请予以驳回。经审理查明,2021年1月5日,刘向义(甲方)、李少方(乙方)、拓瑞公司(丙方)订立定金协议,该协议约定:甲方现将本人名下赞皇县豪迈家园4号楼1单元301房屋及车库小房一间卖于乙方。乙方现交丙方定金10000元,大写壹万元整。乙方交订金后,甲方将本房房产证及该房所有合同、票据、手续交于丙方保管,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卖此房,或再卖他人,否则属于违约,甲方需出赔偿金10000元,大写壹万元整,赔偿金乙、丙双方各半,丙方在两日内将定金退回乙方;如乙方以任何理由不买此房,乙方不得索要已交定金,定金甲、丙双方各半。该定金由丙方保管。甲、乙双方在此协议签订20日内办理所有买卖手续,三方签字后,该房屋已成交,因甲乙任何一方原因导致超出上述办理日期或违约按上述办理,违约方并再出总房款1%的中介费给丙方。该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三方签字后,即时生效。总房款72000元-4000元,并有三方在协议上签字盖章。另,该协议备注有:乙方出72万元,内含(撤备案、更名费、税费),中介费6000元,由乙方承担,丙方负责更名,费用由乙方承担。因此房更名不成,乙方所交定金及房款全部退回,双方各不负违约责任,不计利息,本房屋交房之前,水、电、暖、物业费由甲方负责,交房之后,由乙方负责。同日,李少方签署买房委托书,载明:买房人李少方自愿委托拓瑞公司为我购买涉案房屋,所有人刘向义;131.52平米房屋及一间小房,总房款柒拾贰万元整。并出中介服务费6000元整。并备注有:购房人在20日内将购房款和交开发商15%的二次税和中介费、撤备案费用共计720000(柒拾贰万元整)交于中介,并同意由中介代办更名、撤备案,超出日期,购房人未将上述款项交于丙方,付全部违约责任。其中64.6万元为购房人购房款,剩余7万元为撤备案、更名、税费用,中介费6000元,本人另给中介。该委托书有李少方签字按印。原告李少方于2020年12月30日向拓瑞公司支付定金10000元。后双方未按照协议约定支付购房款、办理房屋买卖手续和更名手续,双方发生争议,协商未果,诉至本院。另查明,案涉房屋系刘向义从石家庄豪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处购买并予备案。以上事实有原、被告陈述认可,有原告提交的定金协议、微信转账记录,有被告提交的买房委托书、赞皇县商品房买卖合同予以证实。审理中,本诉原告李少方称从定金协议的内容看,在被告方违约的情况下,刘向义需出赔偿金10000元,原告和拓瑞公司平均分配,即原告为5000元。该5000元属于赔偿金,而非违约金,关于返还定金问题,民法典587条规定,收受定金的一方,不能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因原告支付定金10000元,故被告方应共同返还20000元。拓瑞公司辩称,根据法律规定,原告主张的违约金也是一种违约责任,与定金条款性质一样,根据民法典第588条的规定,二者只能选择其一。另,据定金协议约定,原告在协议约定时间内向本公司交付购房款等相关费用后,本公司为其办理更名、撤备案。双方同一天签订了定金协议,原告出具了买房委托书,定金协议是双方经过充分协商签订,并非格式条款,原告在没有给付购房款以及更名费的情况下,只出10000元要求更名,不符合交易习惯和约定的相关顺序,事实上在本次买卖合同关系中,原告明确告知公司,主要内容是自己不想要此房屋,不想买了,是反悔的表现,因此违约责任完全在原告,赔偿金和返还定金都不符合法律规定。并提供2021年3月4日原告和被告拓瑞公司冯书京、商换玲通话录音光盘,证实原告不想要所买房屋的相关表述。原告李少方称,对录音的真实性不予认可,且定金协议订立的时间是2021年1月5日,被告方应该在20日内也就是2021年1月25日之前办理更名手续,超过此期限,李少方有权解除此协议,而被告方出示的通话录音时间是2021年3月4日,远远超过了更名的限定时间。刘向义称当时协商的时候,是说交付房款后,才进行更名,我将赞皇县商品房买卖合同交付中介进行保管,并未违约。反诉原告拓瑞公司称,刘向义对涉案房屋享有所有权。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和刘向义进行了协商,同时收取了刘向义的相关手续,和开发商进行了沟通,我公司已经促成李少方和刘向义的房屋买卖关系,由于原告方没有按照委托书和定金协议的约定,交付购房款,撤销备案费用等,导致房屋买卖合同无法进行,目的无法实现,产生纠纷,系原告违约,因此,现要求支付中介服务费应依法予以支持。反诉被告李少方称,委托书的时间和定金协议的时间均为2021年1月5日,但无法证实委托书和定金协议哪个出具的在先,委托书中所载内容并不是李少方和拓瑞公司达成的一致意见。双方的一致意见,应该以定金协议约定条款为准,而在定金协议备注部分乙方出72万元,只能说明房价总额为72万元,并不能说明是在李少方将72万元支付完毕后,拓瑞公司才办理更名手续,在对条款的理解上,李少方和拓瑞公司理解不一致,基于定金协议为格式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在对格式条款的理解产生争议时,应该做出有利于对方的解释,因此不能证实是李少方出72万元之后才办理更名手续。且被告方并没有提交涉案房屋的不动产权证,说明涉案房屋并没有依法进行登记。",
"footer": "审判员袁英二〇二一年六月四日书记员刘耀飞",
"header": "河北省赞皇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1)冀0129民初233号原告(反诉被告):李少方,男,1988年7月18日出生,汉族,住赞皇县。委托诉讼代理人:李占廷,河北李占廷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刘向义,男,1987年6月1日出生,汉族,住赞皇县。被告(反诉原告):赞皇县拓瑞房产中介有限公司,住所地:赞皇县馨苑小区南门口东一门市。法定代表人:商换玲,任公司董事长。委托诉讼代理人:郑士谦,男,1988年5月22日出生,汉族,住赞皇县,该公司职工。委托诉讼代理人:马印朋,河北晟舜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反诉被告)李少方与被告刘向义、被告(反诉原告)赞皇县拓瑞房产中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瑞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21年3月16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反诉被告)李少方委托诉讼代理人李占廷、被告刘向义、被告(反诉原告)拓瑞公司委托诉讼代理人郑士谦、马印朋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judgment": "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第五百零九条、第五百八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九十条、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李少方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425元,减半收取计212.5元,由原告李少方负担。反诉案件受理费25元,由法院退还被告赞皇县拓瑞房产中介有限公司。如不服本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状及相关材料向本院诉讼服务中心材料收转窗口递交,或邮寄至本院诉讼服务中心(邮寄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邮政编码:051230,收件人:材料收转窗口,联系电话:8422×××2)。上诉案件受理费应当在上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七日内预交,(收款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账号:62×××47,开户银行:河北银行华兴支行)。逾期未交也未提出缓交申请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
|
{
"claim": "李某方上诉请求:一、撤销赞皇县人民法院(2021)冀0129民初233号民事判决书。二、解除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于2021年1月5日订立的定金协议。三、判决被上诉人给付上诉人赔偿金5000元。四、判决被上诉人返还上诉人20000元。",
"court_view": "本院认为,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本案中,根据三方当事人签订的定金协议及上诉人于同日向某某房产出具的买房委托书的约定,应在20日内办理所有买卖手续,但协议签订后,上诉人未按期支付购房款,某某房产也未为上诉人办理相关手续。上诉人称其已交定金、房款也已准备好,是由于被上诉人某某房产未通知其交房款、办更名,责任在某某房产,被上诉人某某房产构成违约。二被上诉人不认可,称是上诉人认为买贵了、不想买了,而未交纳购房款导致未办理更名等相关手续。对此,本院认为,根据定金协议及买房委托书的约定,应当是上诉人将房款等费用交于被上诉人某某房产后,由某某房产负责办理更名等手续,现上诉人主张被上诉人违约,但未提供有效证据支持,上诉人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故上诉人请求被上诉人双倍返还定金并赔偿损失,理据不足,原审判决驳回上诉人的诉讼请求并无不妥。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信。综上所述,李某方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fact_description": "事实和理由: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准,适用法律错误。一、2021年1月5日上诉人与被上诉人订立了定金协议,约定被上诉人刘某义将其名下的赞皇县××号楼××单元××房屋卖给上诉人,上诉人交纳定金10000元,定金由被上诉人某某公司保管。上诉人交定金后,被上诉人刘某义将房产证及该房所有合同、票据、手续交于某某公司保管,在此协议签订20日内办理所有买卖手续。在协议的备注部分约定,因此房更名不成,上诉人所交定金及房款全部退回。定金协议订立后,上诉人按约定交给被上诉人定金10000元,但被上诉人没有按照约定办理房屋买卖手续,更没有更名,经上诉人多次催办,被上诉人拒绝办理。一审判决认定,定金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为有效合同,对双方有法律约束力。因此,根据定金协议约定在更名不成的情况下,被上诉人应将定金退还上诉人而不是驳回上诉人的诉讼请求。被上诉人严重违背诚信原则,定金协议约定,被上诉人刘某义将房产证等手续交某某公司保管。事实上,刘某义根本没有房产证,被上诉人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二、一审判决没有全面审查认定案件事实,认定案件事实必须全面。本案中,认定被上诉人是否构成违约,除了审查被上诉人将涉案房屋是否再次出售外,还应审查被上诉人是否违反了定金协议的其他约定,包括是否有房产证、是否办理了更名手续等。但一审判决仅以被上诉人并未将涉案房屋进行再次出售为由,就认定被上诉人未违反合同约定,显然是片面的,最终导致认定事实错误。三、一审判决认定,涉案协议约定20日内办理所有买卖手续,协议签订后,原告(上诉人)未支付购房款,被告(被上诉人)亦未其办理相关手续,现原告请求解除定金协议并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未提供有效证据证实其主张,原告李某方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该种认定是对定金协议的错误理解与认定,根据定金协议的约定,办理更名手续的前提是上诉人交纳10000元定金,只要上诉人交纳了10000元的定金,被上诉人就应当办理更名手续,而不是上诉人支付了全部购房款,被上诉人才办理更名手续。四、《民法典》第587条规定,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民法典》第588条规定,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额的数额。综上所述:被上诉人违反定金协议的约定,不办理更名手续,致使上诉人无法实现购房目的。因此,上诉人要求解除定金合同,要求被上诉人双倍返还定金及要求被上诉人给付上诉人赔偿金5000元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请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实现上诉请求。刘某义辩称,维持原判。某某房产辩称,维持原判。李某方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1.依法解除原、被告于2021年1月5日订立的定金协议。2.依法判决被告给付原告赔偿金5000元。3.判决被告返还原告20000元。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21年1月5日,刘某义(甲方)、李某方(乙方)、某某公司(丙方)订立定金协议,该协议约定:甲方现将本人名下赞皇县××号楼××单元××房屋及车库小房一间卖于乙方。乙方现交丙方定金10000元,大写壹万元整。乙方交订金后,甲方将本房房产证及该房所有合同、票据、手续交于丙方保管,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卖此房,或再卖他人,否则属于违约,甲方需出赔偿金10000元,大写壹万元整,赔偿金乙、丙双方各半,丙方在两日内将定金退回乙方;如乙方以任何理由不买此房,乙方不得索要已交定金,定金甲、丙双方各半。该定金由丙方保管。甲、乙双方在此协议签订20日内办理所有买卖手续,三方签字后,该房屋已成交,因甲乙任何一方原因导致超出上述办理日期或违约按上述办理,违约方并再出总房款1%的中介费给丙方。该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三方签字后,即时生效。总房款72000元-4000元,并有三方在协议上签字盖章。另,该协议备注有:乙方出72万元,内含(撤备案、更名费、税费),中介费6000元,由乙方承担,丙方负责更名,费用由乙方承担。因此房更名不成,乙方所交定金及房款全部退回,双方各不负违约责任,不计利息,本房屋交房之前,水、电、暖、物业费由甲方负责,交房之后,由乙方负责。同日,李某方签署买房委托书,载明:买房人李某方自愿委托某某公司为我购买涉案房屋,所有人刘某义;131.52平米房屋及一间小房,总房款柒拾贰万元整。并出中介服务费6000元整。并备注有:购房人在20日内将购房款和交开发商15%的二次税和中介费、撤备案费用共计720000(柒拾贰万元整)交于中介,并同意由中介代办更名、撤备案,超出日期,购房人未将上述款项交于丙方,付全部违约责任。其中64.6万元为购房人购房款,剩余7万元为撤备案、更名、税费用,中介费6000元,本人另给中介。该委托书有李某方签字按印。原告李某方于2020年12月30日向某某公司支付定金10000元。后双方未按照协议约定支付购房款、办理房屋买卖手续和更名手续,双方发生争议,协商未果,诉至本院。另查明,案涉房屋系刘某义从石家庄某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处购买并予备案。以上事实有原、被告陈述认可,有原告提交的定金协议、微信转账记录,有被告提交的买房委托书、赞皇县商品房买卖合同予以证实。审理中,本诉原告李某方称从定金协议的内容看,在被告方违约的情况下,刘某义需出赔偿金10000元,原告和某某公司平均分配,即原告为5000元。该5000元属于赔偿金,而非违约金,关于返还定金问题,民法典587条规定,收受定金的一方,不能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因原告支付定金10000元,故被告方应共同返还20000元。某某公司辩称,根据法律规定,原告主张的违约金也是一种违约责任,与定金条款性质一样,根据民法典第588条的规定,二者只能选择其一。另,据定金协议约定,原告在协议约定时间内向本公司交付购房款等相关费用后,本公司为其办理更名、撤备案。双方同一天签订了定金协议,原告出具了买房委托书,定金协议是双方经过充分协商签订,并非格式条款,原告在没有给付购房款以及更名费的情况下,只出10000元要求更名,不符合交易习惯和约定的相关顺序,事实上在本次买卖合同关系中,原告明确告知公司,主要内容是自己不想要此房屋,不想买了,是反悔的表现,因此违约责任完全在原告,赔偿金和返还定金都不符合法律规定。并提供2021年3月4日原告和被告某某公司冯某京、商某玲通话录音光盘,证实原告不想要所买房屋的相关表述。原告李某方称,对录音的真实性不予认可,且定金协议订立的时间是2021年1月5日,被告方应该在20日内也就是2021年1月25日之前办理更名手续,超过此期限,李某方有权解除此协议,而被告方出示的通话录音时间是2021年3月4日,远远超过了更名的限定时间。刘某义称当时协商的时候,是说交付房款后,才进行更名,我将赞皇县商品房买卖合同交付中介进行保管,并未违约。反诉原告某某公司称,刘某义对涉案房屋享有所有权。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和刘某义进行了协商,同时收取了刘某义的相关手续,和开发商进行了沟通,我公司已经促成李某方和刘某义的房屋买卖关系,由于原告方没有按照委托书和定金协议的约定,交付购房款,撤销备案费用等,导致房屋买卖合同无法进行,目的无法实现,产生纠纷,系原告违约,因此,现要求支付中介服务费应依法予以支持。反诉被告李某方称,委托书的时间和定金协议的时间均为2021年1月5日,但无法证实委托书和定金协议哪个出具的在先,委托书中所载内容并不是李某方和某某公司达成的一致意见。双方的一致意见,应该以定金协议约定条款为准,而在定金协议备注部分乙方出72万元,只能说明房价总额为72万元,并不能说明是在李某方将72万元支付完毕后,某某公司才办理更名手续,在对条款的理解上,李某方和某某公司理解不一致,基于定金协议为格式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在对格式条款的理解产生争议时,应该做出有利于对方的解释,因此不能证实是李某方出72万元之后才办理更名手续。且被告方并没有提交涉案房屋的不动产权证,说明涉案房屋并没有依法进行登记。一审法院认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本案中李某方与刘某义签订的定金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为有效合同,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原告李某方诉被告违约,刘某义并未将案涉房屋进行再次出售,未违反合同约定。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本案中,原告所称因原告支付定金,被告未为其办理房屋买卖手续和更名手续,构成违约。涉案协议约定20日内办理所有买卖手续,协议签订后,原告未支付购房款,被告亦未为其办理相关手续,现原告请求解除定金协议并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未提供有效证据证实其主张,原告李某方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本院依法不予支持。关于反诉原告某某公司主张反诉被告李某方违约,要求其支付中介费用,本案本诉系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某某公司请求李某方支付其中介费用与本诉不属同一法律关系,本案不予处理,可另行起诉。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第五百零九条、第五百八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一审法院判决如下:驳回原告李某方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425元,减半收取计212.5元,由原告李某方负担。反诉案件受理费25元,由法院退还被告赞皇县某某房产中介有限公司。本院二审期间,当事人没有提交新证据。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查明的事实基本一致。",
"footer": "审判长张洁审判员陈爱民审判员宋广道二〇二一年九月十五日书记员贾浩林",
"header":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1)冀01民终7649号上诉人(原审原告、反诉被告):李某方,男,1988年7月18日出生,汉族,住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委托诉讼代理人:李占廷,河北李占廷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刘某义,男,1987年6月1日出生,汉族,住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反诉原告):赞皇县某某房产中介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法定代表人:商某玲。委托诉讼代理人:郑某谦,系公司员工。委托诉讼代理人:冯某京,系公司员工。上诉人李某方因与被上诉人刘某义、赞皇县某某房产中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某房产)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河北省赞皇县人民法院(2021)冀0129民初233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21年8月4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李某方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李占廷,被上诉人刘某义,某某房产的法定代表人商某玲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郑某谦、冯某京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judgment":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425.00元,由李某方负担(已交纳)。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
| false |
[] |
[
{
"claim": "依法解除原、被告于2021年1月5日订立的定金协议",
"judgment": [
"not supported",
"not supported"
]
},
{
"claim": "依法判决被告给付原告赔偿金5000元",
"judgment": [
"not supported",
"not supported"
]
},
{
"claim": "判决被告返还原告20000元",
"judgment": [
"not supported",
"not supported"
]
}
] |
[
{
"article": "第一百七十条",
"law":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 | false |
3 |
{
"claim": "原告李某、徐某梅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请求依法确认原被告《房屋买卖合同》解除;2.请求判令被告依约赔偿原告利息及违约金181384元;3.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占有、使用原告房屋费用57500元;(2020年8月23日原告腾房被告入住至2022年2月22日被告搬离,共计18个月,按市场价2500元/每月计算)4.请求判令被告承担因房屋价格下跌所造成的差价损失175380元(按每平米下铁1500元计算);5.请求判令被告承担原告所支付的房屋出卖中介费用20000元;以上合计434264元;6.请求判令被告向原告返还房屋的自来水充值卡、民用电充值卡、天然气充值卡;7.本案诉讼费、保全费等由被告承担。",
"court_view": "本院认为,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原被告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及《合同补充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在合同履行期间,被告未按照约定向原告支付购房尾款,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剩余义务,自认违约,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被告按照约定扣除违约金后退还已付购房款。原告于2022年5月28日表示同意解除合同,按协议计算违约金后向原告退还剩余款项。至此,原被告协商一致,双方订立的《房屋买卖合同》解除,本院确认双方订立的《房屋买卖合同》于2022年5月28日解除。原被告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截至2022年2月21日,若乙方(被告)仍未向甲方(原告)支付房屋尾款”,甲方有权无条件收回原协议所涉房屋,并扣除乙方已支付价款80万元的10%作为违约金”,违约金约定明确,故支持原告关于被告违约金的诉求80000元,因原告实际占用被告支付的房款800000元,故对违约金的利息诉求不予支持。2020年8月23日至2022年2月21日,被告陈某实际占用、使用案涉房屋,故酌情支持原告关于房租的诉求,以2500元/月标准计算,房屋占用费共计45000元。原告诉请被告承担房屋价格下跌差价损失的诉求,因未提交相关鉴定材料证实主张,故对该诉求不予支持。案涉房屋买卖合同的不能履行,系被告违约所致,故原告支付的中介费用应当由违约方,即被告陈某承担。鉴于本案案涉房屋买卖合同已经解除,被告应当向原告返还房屋自来水充值卡、民用电充值卡、天然气充值卡。本案中未产生保全费用,故对原告关于保全费的诉求不予支持。",
"fact_description": "后原告变更诉讼请求为:变更第2项诉求为请求判令被告依约赔偿原告利息及违约金125600元;变更第3项诉求为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占有、使用原告房屋费用45000元;变更第5项诉求为请求判令被告承担因房屋价格下跌所造成的差价损失328896元。事实与理由:原被告于2020年8月13日协商一致,由被告陈某购买原告夫妇位于兰州市城关区**路**号**单元**层**室房屋,房屋建筑面积116.92平米,房权证号为兰房权证(城关区)字第4**0号,双方约定房屋价款为1560000元。双方约定了付款时间及期限,及违约责任。2021年8月7日,原被告双方签订《补充协议》,约定乙方(被告)向甲方(原告)支付一万元违约金,原告不再追究原《房屋买卖合同》中违约责任,并对付款时间、期限、违约责任重新进行约定,双方约定;原《房屋买卖合同》第二期付款金额由350000元变更为150000元,尾款相应变更为760000元(二)若因乙方(被告)原因不能过户,自2021年9月21日至2021年11月20日止,乙方需向甲方支付所涉房屋未支付尾款的利息。(按月利息0.6%计算),(三)自2021年11月21日至2022年2月20日,乙方需向甲方支付所涉房屋未支付尾款的利息(按月利息0.6%计算)及违约金(按3%计算),(四)截至2022年2月21日,若乙方仍未向甲方支付房屋尾款,甲方有权无条件收回原协议所涉房屋,并扣除乙方已支付价款:800000(大写:捌拾万)元的10%作为违约金。《补充协议》签订后,被告依约支付第二期房屋价款150000元,共计支付房屋价款800000元,约定最后一期付款期限届至被告迟迟不予支付尾款,在此期间兰州市房屋价格普遍下跌,被告以无法从银行贷款为由,提出解除合同,要求原告退还其所交房款。被告陈某辩称:2021年9月21日,原告按此协议约定再次支付16万元款项后,原告再次违约,不给办理过户手续,以至于无法抵押贷款,故被告不存在违约,反而是原告违约因此要求解除合同,被告不存在违约事实,原告的诉讼请求均不成立。合同双方已确认解除,原告理应退还购房款及违约金,82.14万元。上述事实本院已在之前判决书中确认原告返还义务,综上请求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根据当事人陈述和经本院审查确认的证据,本院认定事实如下:2020年8月13日,被告(甲方)与原告(乙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甲方通过甘肃某某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将坐落于兰州市城关区**路**号**单元**层**室房屋出售给乙方;甲方承诺该房屋除本合同提及的抵押外,无查封或其他权利瑕疵。合同第二条约定:房屋总价款为156万元;乙方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向甲方完成支付:(1)首期付款:65万元,签订本合同之时,乙方已完成该笔付款。(2)二期付款:35万元,乙方应于2021年2月6日之前完成支付。(3)尾款:56万元,乙方应自2021年2月7日起按照月利率0.5%向甲方支付利息直至乙方完成该笔付款,但付款时间应截止至2021年8月6日。合同第三条约定:该房屋上为“中国某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八一支行”于2016年7月5日设定的抵押,甲方保证当乙方通知(微信、电话、短信等形式皆可)其办理房屋解押事宜之日起,三日内着手办理相关事宜;甲方至迟应于2020年8月22日腾空房屋并将房屋钥匙交于乙方,由乙方对该房屋实际占有、使用、收益。合同还约定了其他事项。同日,原告向被告支付首期付款65万元。此后,被告向原告交付案涉房屋。2021年8月7日,因原告未按照《房屋买卖合同》的约定支付购房款,原被告经协商签订《合同补充协议》,约定:原协议约定的房屋二期付款金额为35万元,现变更为15万元;原协议有关房屋尾款的约定,现变更为因定价款76万元,该笔款项为所涉房屋的按揭贷款;本协议签订之时,乙方已向甲方支付了房屋首期付款及二期付款共计80万元;乙方应于2021年9月20日前,与甲方共同完成所涉房屋的过户事宜,将房屋产权变更至乙方本人或乙方指定的其他人名下,在此期间乙方无须向甲方支付任何费用;截至本协议签订之时,乙方已向甲方支付了原协议违约金1万元,甲方不再追究原协议中乙方其他任何责任;截至2022年2月21日,若乙方仍未向甲方支付房屋尾款,甲方有权无条件收回原协议所涉房屋,并扣除乙方已支付价款80万元的10%作为违约金;甲方应于九十日内向乙方返还剩余的72万元,如未按期返还,甲方需向乙方支付利息(按月利息0.6%计算)及违约金(按3%计算)。还约定:本协议与甲乙双方原协议不一致的,以本协议为准。同日,原告向被告支付16万元。之后,因兴业银行未审批通过原告贷款申请,致使原被告之间就购房尾款支付及解押过户事宜产生纠纷。2022年2月21日,原告将案涉房屋返还给被告。2022年5月22日,原告对被告徐某梅说:“按合同约定你们把违约金扣掉,扣完违约金的钱给我退回来”。2022年5月28日,徐某梅对原告说:“我们同意解除合同,按协议计算违约金,计算清楚后,给你退还剩余款项,如果协商不成,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原告说:“阿姨你和叔叔算一下,扣完违约金,把我的钱返到我卡上,然后合同就解除”。",
"footer": "审判员许高一二〇二三年六月二十日书记员施璞琰",
"header":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2)甘0102民初12191号原告:李某,男,1966年5月15日出生,汉族,住兰州市榆中县。原告:徐某梅,女,1968年5月10日出生,汉族,住兰州市榆中县。原告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王铎勇,甘肃兴正天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陈某,女,1986年2月20日出生,汉族,住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委托诉讼代理人:王吉刚,甘肃致中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李某、徐某梅与被告陈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22年6月10日立案后,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李某、徐某梅的委托诉讼代理人王铎勇与被告陈某的委托诉讼代理人王吉刚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judgment": "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五百六十六条第一款、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第五百九十二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规定,判决如下:一、原告李某、徐某梅与被告陈某订立的《房屋买卖合同》于2022年5月28日解除;二、被告陈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李某、徐某梅支付违约金80000元、中介费20000元,共计100000元;三、被告陈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李某、徐某梅支付房屋占用费45000元;四、被告陈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李某、徐某梅返还房屋自来水充值卡、民用电充值卡、天然气充值卡。五、驳回原告李某、徐某梅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9745元,由原告李某、徐某梅负担2745元,被告陈某负担700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同时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上诉于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
|
{
"claim": "李某、徐某梅上诉请求:1.撤销一审判决第三项;2.本案一、二审诉讼费全部由被上诉人承担。",
"court_view": "本院认为,本案二审中的争议焦点为一审判决二上诉人承担违约金有无事实及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本案中,根据双方签订的补充协议第二条第一项约定可知,被上诉人应于2021年9月20日前,与上诉人共同完成所涉房屋的过户事宜,将房屋产权变更至被上诉人本人或被上诉人指定的其他人名下,在此期间被上诉人无须向上诉人支付任何费用。被上诉人于2021年8月5日短信通知上诉人将案涉房屋过户至其名下,上诉人予以拒绝的行为已构成违约,此其一。同时,根据双方签订的补充协议第二条第四项、第五项约定,在被上诉人如期按照约定将案涉房屋于2022年2月21日返还给二上诉人后,上诉人应于接收房屋后九十日内向被上诉人退还购房款,但二上诉人未退还的行为,亦构成违约,此其二。结合以上两点,二上诉人理应向被上诉人承担违约责任。现因双方当事人对一审法院判决的违约金数额亦无异议,故一审法院判决二上诉人向被上诉人支付违约金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综上所述,李某、徐某梅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裁判结果正确,应予维持。",
"fact_description": "事实和理由:一审认定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已经解除,上诉人并未按照合同约定向被上诉人返还购房款,构成违约没有事实及法律依据。一、本案被上诉人是违约方,上诉人拒绝退还被上诉人首付款系履行的不安抗辩权,不构成违约。(一)本案系被上诉人于2020年8月向上诉人夫妇购买位于兰州市城关区**路**号**单元**层**室房屋,双方约定房屋价款为1560000元。签订合同后被上诉人支付部分首付款后,迟迟不能支付后续购房款,后按被上诉人的要求重新签订了《补充协议》,被上诉人还是不能按期付款,不能按期付款的原因系被上诉人征信和流水不好,且被上诉人明确告知上诉人其第一笔、第二笔首付款系从他人借贷得来。(二)在整个购房过程中,兰州的新房和二手房价大幅下跌,导致上诉人损失巨大,双方约定的违约金不能弥补上诉人的损失,对上诉人的履行利益的损失,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故对退还款项的金额无法确定。《民法典》合同编确立的违约损失赔偿的原则是全部损失赔偿原则。违约方需填补其违约行为给守约方带来的所有损失。全部损失赔偿原则对守约方的效力,包括正反两个方面。其正面效力在于,守约方因违约行为所导致的全部损失都可向违约方主张(包括可得利益在内),即守约方的损失能够得到填平。反面效力在于,守约方不能通过违约损失赔偿获利,其所主张的损失赔偿额不能超过违约行为对其造成的全部损失。(三)当上诉人知道被上诉人征信及流水不好且有大量欠款时,基于被上诉人在银行已经丧失信誉且首付款都是借款,已经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违约债务的情形,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对此,上诉人基于被上诉人的屡次违约行为及征信不好有大量借款等事实,自然不敢给被上诉人退还相应款项。二、本案中上诉人还有先履行抗辩权。在《补充协议》中明确约定如被上诉人不能履行合同,在扣除相应违约金后将剩余房款归还被上诉人,就是被上诉人应当先支付违约金,后上诉人承担退款责任。因市场原因兰州市房价持续下跌,而正是因为被上诉人的违约行为导致上诉人损失巨大,在被上诉人违约行为导致的违约金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形下,上诉人无法履行扣除违约金后剩余房款返还被上诉人的约定。综上,上诉人之所以出卖房屋就是因为急于用钱,在明知被上诉人没有履行能力的情形下,向被上诉人退款,会导致被上诉人违约金无法履行的局面。被上诉人屡次违约,给上诉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且被上诉人也承认其违约行为,在双方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形下,上诉人积极通过法律程序向被上诉人主张违约金,请求法院依法裁决,不存在任何过失,不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陈某辩称,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事实及理由均不成立,本案第二份补充协议约定的非常清楚,补充协议与原协议不一致的与本协议为准,补充协议第一款第二条约定,尾款以按揭贷款方式支付,补充协议同时约定上诉人要将房屋在付完80万后,上诉人将房屋过户给被上后才能实现,因为房屋由上诉人第一次买房是时候有按揭贷款,他们没有做解押,被上诉人不能贷款支付尾款;一审虽然在事实认定个别不正确,但是判决结果支持了被上诉人的诉请,被上诉人没有提出上诉,但是上诉人的违约情形还是存在的,所以上诉人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陈某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1.确认原被告《房屋买卖合同》解除;2.判令被告立即退还购房款80万元;3.请求判令被告支付违约金2.4万元;以上合计:82.4万元;4.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占用购房款期间的利息至房款退清时止(利息按约定的月息0.6%计算);5.本案诉讼费、保全费、保函费等由被告承担。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20年8月13日,被告(甲方)与原告(乙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甲方通过甘肃某某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将坐落于兰州市城关区**路**号**单元**层**室房屋出售给乙方;甲方承诺该房屋除本合同提及的抵押外,无查封或其他权利瑕疵。合同第二条约定:房屋总价款为156万元;乙方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向甲方完成支付:(1)首期付款:65万元,签订本合同之时,乙方已完成该笔付款。(2)二期付款:35万元,乙方应于2021年2月6日之前完成支付。(3)尾款:56万元,乙方应自2021年2月7日起按照月利率0.5%向甲方支付利息直至乙方完成该笔付款,但付款时间应截止至2021年8月6日。合同第三条约定:该房屋上为“中国某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八一支行”于2016年7月5日设定的抵押,甲方保证当乙方通知(微信、电话、短信等形式皆可)其办理房屋解押事宜之日起,三日内着手办理相关事宜;甲方至迟应于2020年8月22日腾空房屋并将房屋钥匙交于乙方,由乙方对该房屋实际占有、使用、收益。合同还约定了其他事项。同日,原告向被告支付首期付款65万元。此后,被告向原告交付案涉房屋。2021年8月7日,因原告未按照《房屋买卖合同》的约定支付购房款,原被告经协商签订《合同补充协议》,约定:原协议约定的房屋二期付款金额为35万元,现变更为15万元;原协议有关房屋尾款的约定,现变更为因定价款76万元,该笔款项为所涉房屋的按揭贷款;本协议签订之时,乙方已向甲方支付了房屋首期付款及二期付款共计80万元;乙方应于2021年9月20日前,与甲方共同完成所涉房屋的过户事宜,将房屋产权变更至乙方本人或乙方指定的其他人名下,在此期间乙方无须向甲方支付任何费用;截至本协议签订之时,乙方已向甲方支付了原协议违约金1万元,甲方不再追究原协议中乙方其他任何责任;截至2022年2月21日,若乙方仍未向甲方支付房屋尾款,甲方有权无条件收回原协议所涉房屋,并扣除乙方已支付价款80万元的10%作为违约金;甲方应于九十日内向乙方返还剩余的72万元,如未按期返还,甲方需向乙方支付利息(按月利息0.6%计算)及违约金(按3%计算)。还约定:本协议与甲乙双方原协议不一致的,以本协议为准。同日,原告向被告支付16万元。之后,因兴业银行未审批通过原告贷款申请,致使原被告之间就购房尾款支付及解押过户事宜产生纠纷。2022年2月21日,原告将案涉房屋返还给被告。2022年5月22日,原告对被告徐某梅说:“按合同约定你们把违约金扣掉,扣完违约金的钱给我退回来”。2022年5月28日,徐某梅对原告说:“我们同意解除合同,按协议计算违约金,计算清楚后,给你退还剩余款项,如果协商不成,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原告说:“阿姨你和叔叔算一下,扣完违约金,把我的钱返到我卡上,然后合同就解除”。2022年6月9日,被告向本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判决确认原被告《房屋买卖合同》解除,判决原告向被告支付利息、违约金、占有使用费并赔偿房屋差价损失、中介费用等。本院于2022年6月10日立案,该案现在审理中。原告于2022年10月10日向本院提起本案诉讼。一审法院认为,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原被告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及《合同补充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在合同履行期间,原告未按照约定向被告支付购房尾款,遂按照《合同补充协议》的约定于2022年2月21日向原告返还案涉房屋,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剩余义务,自认违约,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被告按照约定扣除违约金后退还已付购房款。被告于2022年5月28日表示同意解除合同,按协议计算违约金后向原告退还剩余款项。至此,原被告协商一致,双方订立的《房屋买卖合同》解除,况且双方均向本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决确认《房屋买卖合同》解除,故原告关于判决确认原被告《房屋买卖合同》解除的诉讼请求,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确认双方订立的《房屋买卖合同》于2022年5月28日解除。然而,被告未按照约定的期间扣除违约金后向原告返还剩余购房款72万元,亦构成违约。根据《合同补充协议》的约定,被告应向原告支付违约金为应退还购房款72万元的3%,即2.16万元,并承担自2022年5月23日起至实际支付之日止的利息,以72万元为基数,按照月利率0.6%计算。但违约金和利息均具有损失补偿性,且原告违约在先,对于自己损失的发生有过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减少被告的损失赔偿数额。因此,双方约定的违约金已足以弥补原告的损失,故对原告关于利息的主张,本院不予支持;对原告关于违约金的主张,本院支持被告向原告支付违约金2.14万元。关于原告要求被告退还购房款80万元的诉讼请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原告向被告支付了购房款80万元,合同解除后,按照《合同补充协议》的约定,被告应当扣除违约金后向原告返还72万元,但被告已另案主张违约金181384元并要求原告赔偿其他损失,原告的违约责任宜待另案处理,由此对原告关于返还购房款80万元的主张,本院予以支持。至于原告主张的保函费,原告未提供有关证据,亦无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五百六十六条第一款、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第五百九十二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规定,判决如下:一、原告陈某与被告李某、徐某梅订立的《房屋买卖合同》于2022年5月28日解除;二、被告李某、徐某梅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陈某退还购房款80万元;三、被告李某、徐某梅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陈某支付违约金2.14万元;四、驳回原告陈某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6020元(已减半),保全费5000元,由原告陈某负担35元,被告李某、徐某梅共同负担10985元。本院二审期间,上诉人向本院提供了(2022)甘0102民初12191号民事判决书一份,拟证明对方违约在先,且互负债务。被上诉人质证认为,对该证据的真实性认可,证明目的不认可,该判决还未生效,该判决对违约责任认定错误,判决超出了双方补充协议的约定范围。本院经审查,被上诉人对该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本院对该证据真实性予以确认,对于上诉人的证明目的因其提交的该份民事判决书未生效,本院不予确认。二审查明,1.二审中,双方均认可对第三笔760000元尾款被上诉人通过按揭贷款方式向二上诉人支付。2.二上诉人自认,其收到被上诉人支付的800000元首付款及第二笔购房款后未将此前抵押给中国某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八一支行款项还清,亦未对设定的抵押予以涂销。3.一审中,二上诉人提交的李某与陈某于2021年8月5日短信聊天记录载明:“徐阿姨咱们别斗气了,都着急,能理解,我们商量着来,你现在把房子的抵押解除,直接过我名下。”李某回复到“小陈,你这话什么意思,你付钱我立马解押过户。”4.双方于2021年8月7日签订的补充协议第二条第二项约定,若因被上诉人原因未能按期过户,自2021年9月21日至2021年11月20日止,被上诉人需向上诉人支付所涉房屋未支付尾款的利息(按月利息0.6%计算)。……(四)截至2022年2月21日,若被上诉人仍未向上诉人支付房屋尾款,上诉人有权无条件收回原协议所涉房屋,并扣除被上诉人已支付价款80万元的10%作为违约金;(五)上诉人应于九十日内向被上诉人返还剩余的72万元,如未按期返还,上诉人需向被上诉人支付利息(按月利息0.6%计算)及违约金(按3%计算)。第二条第一项约定,被上诉人应于2021年9月20日前,与上诉人共同完成所涉房屋的过户事宜,将房屋产权变更至被上诉人本人或被上诉人指定的其他人名下,在此期间被上诉人无须向上诉人支付任何费用。5.双方当事人对于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事实无异议,亦对一审法院判决的由上诉人支付21400元违约金金额无异议。6.被上诉人于2022年2月21日将案涉房屋返还给二上诉人,二上诉人予以接收,此时案涉购房合同实际上已解除。7.二上诉人李某、徐某梅作为原告,被上诉人作为被告的案号为(2022)甘0102民初12191号民事判决因双方均上诉未生效,该案正在审理中。除上述事实外,二审查明的其他事实与一审查明事实一致。",
"footer": "审判长马忠贤审判员石林审判员谢格浊二〇二三年十月十七日法官助理熊俊杰书记员孙元春",
"header": "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3)甘01民终5958号上诉人(原审被告):李某,男,1966年5月15日出生,汉族,现住甘肃省榆中县。上诉人(原审被告):徐某梅,女,1968年5月10日出生,汉族,现住甘肃省榆中县。二上诉人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王铎勇,甘肃兴正天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陈某,女,1986年2月20日出生,汉族,住兰州市城关区。委托诉讼代理人:王吉刚,甘肃致中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李某、徐某梅因与被上诉人陈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一审法院)(2022)甘0102民初20681号民事判决(以下简称一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23年8月14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judgment":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355元,由李某、徐某梅自行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
| false |
[] |
[
{
"claim": "请求依法确认原被告《房屋买卖合同》解除",
"judgment": [
"fully supported",
"fully supported"
]
},
{
"claim": "请求判令被告依约赔偿原告利息及违约金125600元",
"judgment": [
"partially supported",
"partially supported"
]
},
{
"claim": "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占有、使用原告房屋费用45000元",
"judgment": [
"fully supported",
"fully supported"
]
},
{
"claim": "请求判令被告承担因房屋价格下跌所造成的差价损失328896元",
"judgment": [
"not supported",
"not supported"
]
},
{
"claim": "请求判令被告承担原告所支付的房屋出卖中介费用20000元",
"judgment": [
"fully supported",
"fully supported"
]
},
{
"claim": "请求判令被告向原告返还房屋的自来水充值卡、民用电充值卡、天然气充值卡",
"judgment": [
"fully supported",
"fully supported"
]
},
{
"claim": "本案诉讼费、保全费等由被告承担",
"judgment": [
"partially supported",
"partially supported"
]
}
] |
[
{
"article": "第五百零九条",
"law":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
"article": "第二条",
"law":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
"article": "第一百七十七条",
"law":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 | true |
4 |
{
"claim": "原告李玉荣提出诉讼请求1、请求法院依法确认原、被告双方签订的14份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2、判令被告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返还原告李玉荣的14套房产的购房款4003208元及损失1000000元(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自2015年2月15日暂计算至2019年4月15日,之后损失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一直计算至全部款项付清为止),原告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增加诉讼请求:判令被告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向原告承担4003208元赔偿责任;3、本案诉讼费和诉前保全费由被告承担。",
"court_view": "本院认为:关于原告李玉荣以房屋买卖纠纷的案由起诉要求确认其与被告天禾公司签订的14份《商品房预售合同》无效,要求被告返还购房款并赔偿利息损失的诉讼请求。本案涉及的14份《商品房预售合同》,原告李玉荣在合同上签字,被告天禾公司在合同上盖章,应视为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被告天禾公司向原告李玉荣出具了相应的购房款收据,证明被告天禾公司认可原告李玉荣对第三人高效民的债权已转化为购房款。截至起诉时,涉案十四套房屋并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之规定,双方签订的14份《商品房预售合同》无效,原告已支付的购房款应当返还。因被告天禾公司未及时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导致《商品房预售合同》无效,被告天禾公司存在过错,应当赔偿李玉荣因此造成的损失。同时,《商品房预售合同》中双方约定,因出卖人被告天禾公司的原因造成商品房不能办理产权登记或发生债权债务纠纷的,由出卖人承担全部责任。故原告李玉荣要求被告天禾公司承担利息损失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关于原告李玉荣要求被告天禾公司承担4003208元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因此前原告李玉荣与第三人高效民、被告天禾公司签订的《以房抵债合同》中载明: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证正在办理过程中,甲方(高效民)、丙方(天禾公司)保证2015年7月31日前办理完毕。能够证明天禾公司在签订涉案14份《商品房预售合同》时,不存在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情形。故原告依据14份《商品房预售合同》主张被告天禾公司承担4003208元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关于第三人高效民是否承担责任的问题,因本案中原告李玉荣不要求追加高效民为被告,也不要求向高效民主张权利,故本案中第三人高效民不承担责任。关于被告天禾公司辩称的原告与被告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不是真实意思表示和不是真实买卖行为的主张,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fact_description": "事实和理由:被告在义马市开发房地产,建设有义马市天禾生态苑、银杏王府花园等工程,因资金短缺,多次向原告借款,截止2015年2月15日,经结算共欠原告借款本息共计560万元,双方经协商达成以房抵债协议,被告将位于义马市天禾生态苑小区2号楼共计19套房屋抵偿给原告,因被告的原因该房屋无法办理房屋产权证书。房产交付两年多后,上述房产中其中17套被义马市人民法院查封。现原告诉至法院主张被告返还原告李玉荣其中14套房产的购房款4003208元并向原告承担赔偿责任。被告天禾公司辩称,一、原告与被告天禾公司双方所订立《房屋买卖合同》系无效合同,原告与被告天禾公司关于涉案房屋买卖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系通谋虚伪行为。本案的隐藏行为是:1、债务人高效民借用被告天禾公司房地产开发相关资质,自己开发建设义马天禾生态苑房地产项目;2、债务人高效民向作为债权人的原告借款未能归还,遂约定以债务人高效民自建的义马天禾生态苑房屋抵偿原告债务;3、债务人高效民向原告交付了房屋,但是对于办理房屋权属变更登记其他合同义务,债务人高效民因建造行为取得的原始物权与登记物权不一致,无法以自己的名义进行。债务人高效民与原告之间以房抵债协议需要作为第三人的被告天禾公司辅助出面办理。故三方约定由被告天禾公司以自己名义辅助原告完成权属变更登记行为。本案的伪装行为是:因为进行权属变更登记需要向不动产登记机构提交房屋交易的凭据、资料,故原告与被告天禾公司进行了订立《房屋买卖合同》以及开具售房缴款收据的材料等伪装行为。二、原告与被告天禾公司之间并不存在真实的房屋买卖交易行为,原告诉求没有事实依据。本案中,原告实际上并没有向被告天禾公司支付过任何购房款,被告天禾公司也没有收取任何原告支付的购房款,只因被告天禾公司对登记在自己名下的涉案房屋也不享有所有权。本案的起因是,在辅助原告进行权属变更登记期间,涉案房屋因债务人高效民其他债权人的诉讼行为等原因被人民法院查封,致使权属变更登记未能实现。原告背弃信义,遂依据伪装行为所获得的《房屋买卖合同》以及开具售房缴款收据,以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提起虚假诉讼。依照《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六条之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综上所述,《房屋买卖合同》因通谋虚伪确认无效后,原告主张退回购房款及赔偿损失没有事实与法律依据,应予驳回。原告隐藏的行为系原告与债务人高效民之间债务纠纷,可另行主张,其与被告天禾公司无涉。天禾公司协助完成高效民与李玉荣之间签订的以房抵债协议,根本不存在任何承认债务加入的意思表示,也不同意共同承担高效民的债务。第三人高效民辩称,高效民与李玉荣之间存在借贷事实,李玉荣以放高利贷的方式贷款给高效民,该借贷事实与被告天禾公司没有任何关系。1、高效民于2013年4月、7月和8月共计向李玉荣贷款650万元,约定利息为3分,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其中8月份贷款的150万元,实际给付1395000元,扣除了上述款项的3分利息。高效民支付给李玉荣每月3分利息至2014年10月。2014年11月3日,高效民和李玉荣协商后签订了《房产抵押协议》,约定高效民将自己投资建造的天禾生态苑房屋以极低价格抵押给李玉荣,保证将偿还李玉荣贷款,如按期不能支付利息,高效民愿意将该房产转让给李玉荣,并配合办手续。后未能按约还款付息,2015年2月15日,第三人高效民与原告李玉荣经协商后签订了以房抵债合同,就上述房产抵高效民与李玉荣之间的债务,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公司作为丙方监督人的身份配合李玉荣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后三方在合同上签字,合同约定的内容都是李玉荣亲自手写的。2、高效民与李玉荣之间的借贷事实与被告天禾公司无关,被告天禾公司仅仅只是配合我们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没有要求他承担我们的债务。高效民贷款投资建造天禾苑房屋,仅仅是借用了被告天禾公司的开发房地产资质的名义建造,与被告天禾公司没有关系,天禾公司也没有收到任何利益。请求法院依法查明事实,驳回李玉荣的诉讼请求。当事人围绕诉讼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与质证。对当事人无异议的证据,本院予以确认并在卷佐证。对双方有异议的证据,本院认证如下:对原告第一组证据,证据1、李玉荣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出借给天禾公司的借款明细及银行转账凭证15份,对转给高婷婷的银行转账凭证,本院予以采信,对与王子彬之间的银行转账凭证,与本案无关,本院不予采信。第二组证据,证据2-9、天禾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复印件,因无原件予以核对,且与本案无关,本院不予采信。第三组证据,证据10、天禾公司2017年2月14日在另案中向法院出具的证明,与本案无关,本院不予采信。第四组证据,证据11、以房抵债清单,与被告举证的《以房抵债合同》后附清单内容一致,本院予以采信;证据12、涉案14套房产的房款收据14份,证据13、涉案14套房产的商品房预售合同14份,以上证据客观真实,被告与第三人均未对真实性提出异议,本院予以采信。第五组证据,证据14、义马市人民法院(2017)豫1281执恢66号执行公告,客观真实,本院予以采信;证据15、义马市人民法院(2018)豫1281民初493号生效判决,与本案无关,本院不予采信。第六组证据,证据16、义马法院(2018)豫1281民初1645号民间借贷纠纷案的庭审笔录,与本案无关,本院不予采信;证据17、本案二审中天禾公司提供的公司及王子彬出具的情况说明一份,无法核实其真实性,本院不予采信,天禾公司法人王子彬给李玉荣还款支付凭证一份,与本案无关,本院不予采信;证据18、义马法院(2017)豫1281执恢66号之五执行裁定书,客观真实,本院予以采信;证据19、天禾公司在本案二审中向法庭提交的天禾公司与高玉林签订的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合作协议书复印件,证据20、三门峡市中院执行裁定2份,以上证据与本案无关,本院不予采信;证据21、义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向义马市人民法院出具的律师调查令回执,客观真实,且被告与第三人均未提出异议,本院予以采信。第七组证据,证据22、对史振强与义马天禾公司案件本院、三门峡中院及省高院的判决,与本案无关,本院不予采信。对被告证据1、房地产抵押协议,与本案无关,本院不予采信。证据2、以房抵债合同,原告与第三人对真实性均不持异议,本院予以采信。证据3、(2017)豫1281执异2号裁定书,与本案无关,本院不予采信。证据4、义马法院制作的询问笔录,客观真实,本院予以采信。证据5、义马市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2017)豫1281执恢66号之四,客观真实,本院予以采信。证据6、(2018)豫12民终702民事判决书,(2020)豫1281民初246民事裁定书,(2015)义民初字第819民事裁定书,(2015)三民终字第22号裁定书,以上证据与本案无关,本院不予采信。证据7、高效民向李玉荣借款利息支付明细表,系第三人单方制作,对能够与庭审中被告提供的转账凭证一致的部分金额予以采信。证据8、王子彬向李玉荣偿还天禾公司的借款的198万元银行回单,与本案无关,本院不予采信。对第三人证据、借款利息支付明细表,系第三人单方制作,对能够与庭审中被告提供的转账凭证一致的部分金额予以采信。依据上述有效证据和庭审调查情况,本院确认以下案件事实:2013年4月至8月,第三人高效民多次从原告李玉荣处借款,并按照约定的每月3分向原告李玉荣付息,期间曾归还部分本金,后因资金紧张,未再付息。2015年2月15日,第三人高效民和原告李玉荣就之前的欠款进行对账结算,经计算,高效民尚欠李玉荣借款本息560万元。同日,高效民作为甲方,李玉荣作为乙方,天禾公司作为丙方,签订了《以房抵债合同》,合同主要内容为:1、甲方高效民系义马天禾生态苑项目实际投资人,对于该项目全部房产享有所有权,具有出卖的资格和权利。丙方天禾公司予以认可。2、截止2015年2月15日,甲方高效民欠乙方李玉荣借款本息560万元,无力偿还。3、甲方高效民自愿将该项目部分房产转让给乙方李玉荣,以抵偿所欠款项。4、本协议生效当日,甲方、丙方与乙方就抵债房产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丙方天禾公司加盖公章,将抵债房产出售给乙方李玉荣。乙方不需另交房款。5、抵债价格:房产抵债单价为每平方米2200元,抵债房产共计19套,总价5435628元,冲抵甲方高效民欠乙方李玉荣同等数额的债务。6、甲方高效民保证截止合同签署之日,抵债房产产权不存在任何争议,也不存在任何权利限制。7、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证正在办理过程中,甲方、丙方保证2015年7月31日前办理完毕。在此期间,如乙方李玉荣处分抵债房产,甲方、丙方应无条件配合办理变更合同备案、产权登记、过户等手续。8、甲方、丙方将抵债房产交付乙方后,在为其办理房屋产权手续期间,如出现擅自处分抵债房产(包括但不限于在出售、抵押、出租、赠与、被查封等)或违反上述承诺保证等任何影响乙方对抵债房产行使所有权的情形,自愿双倍返还乙方购房款。2015年3月7日,李玉荣就抵债的19套房屋与天禾公司分别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原告李玉荣在合同上签字,被告天禾公司在合同上盖章。合同约定,“第十二条出卖人保证销售的商品房没有产权纠纷和债权债务纠纷。因出卖人原因造成该商品房不能办理产权登记或发生债权债务纠纷的,由出卖人承担全部责任。”购买的房屋涉及本案原告所诉争的14套房屋:天禾生态苑2号楼301、401、501、701、802、901、902、1001、1002、1101、1102、1301、1401、1701号。天禾公司向李玉荣就所购房屋分别出具了相应的购房款收据,并交付了房屋,本案涉案的14套房屋价款共计4003208元。本院在办理(2015)义民初字第1114号案件的执行过程中,于2017年7月14日作出(2016)豫1281执137号之三执行裁定书,裁定:对义马天禾生态苑2号楼予以预查封(1层东户、2层西户、4层西户、6层东户、8层东户、9层西户,该6户除外),预查封房屋包含本案涉案的14套房产。2017年7月17日,法院对上述包括本案涉案14套房产的房屋进行查封,查封期限为2017年7月17日至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13日,我院作出(2017)豫1281执恢66号之五执行裁定书,将以上查封的房屋进行续查封,查封期3年。本案涉案的14套房产目前正在查封中。另查明,涉案14套房屋均为天禾生态苑2号楼房屋,截至庭审时,该2号楼尚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footer": "审判长徐浩亮人民陪审员张建军人民陪审员周文颜二〇二一年三月五日法官助理刘骁晨书记员何医博",
"header": "河南省义马市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0)豫1281民初1163号原告:李玉荣,女,1969年4月15日出生,汉族,住义马市。委托诉讼代理人:郭胜利,河南甘棠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为一般代理。被告: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住所地义马市千秋路中段府北小区一排一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11281681784751B。法定代表人:王子彬,系该公司总经理。委托诉讼代理人:任根辈,男,1968年11月26日出生,汉族,住河南省义马市,系公司职工,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委托诉讼代理人:马良,河南邦科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第三人:高效民,男,1951年6月14日出生,汉族,住河南省义马市。原告李玉荣诉被告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禾公司)、第三人高效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9年6月26日作出(2019)豫1281民初471号民事裁定书。原告李玉荣向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2019)民终1738号民事裁定书,裁定撤销本院(2019)豫1281民初471号民事裁定书,指令本院审理。本院于2020年5月11日作出(2019)豫1281民初1863号民事判决书,李玉荣、天禾公司均不服提出上诉,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20)豫12民终924号民事裁定书,裁定撤销本院(2019)豫1281民初1863号民事判决书,发回本院重审。本院另行组成合议庭,分别于2020年11月25日及2021年1月13日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审理过程中,经被告天禾公司申请,本院追加高效民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原告李玉荣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郭胜利,被告天禾公司委托诉讼代理人马良、任根辈,第三人高效民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judgment":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第五十六条、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原告李玉荣与被告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14份《商品房预售合同》无效(分别为:义马市珠江路天禾生态苑2号楼301、401、501、701、802、901、902、1001、1002、1101、1102、1301、1401、1701号14套房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被告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返还原告李玉荣购房款4003208元及利息损失【利息以4003208元为基数,自2015年2月15日至2019年8月19日按同期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计付;2019年8月20日之后按同期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计付至全部款项付清之日止】;驳回原告李玉荣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74845元,由原告李玉荣承担37422.5元,被告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担37422.5元。保全费5000元,由被告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或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上诉状(向本院递交上诉状的,应同时附上诉费预收票据),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
}
|
{
"claim": "上诉人天禾公司的上诉请求:1.撤销义马市人民法院(2020)豫1281民初1163号民事判决书第二项;2.一、二审诉讼费由李玉荣承担。",
"court_view": "本院认为,本案中高效民因借用李玉荣借款到期无法偿还,遂与李玉荣、天禾公司于2015年2月15日签订了《以房抵债合同》,三方当事人对合同中各方当事人的签字、盖章的真实性均无异议,该合同系各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该《以房抵债合同》中明确约定:“甲方、丙方将抵债房产交付乙方后,在为其办理房屋产权手续期间,如出现擅自处分抵债房产(包括但不限于在出售、抵押、出租、赠与、被查封等)或违反上述承诺保证等任何影响乙方对抵债房产行使所有权的情形,自愿双倍返还乙方购房款。”涉案房屋现不能办理房屋产权手续,根据该约定,天禾公司应承担返还购房款的责任,其上诉称涉案事实属于通谋虚伪行为,其不应承担返还房款的责任无事实和法律依据。由于李玉荣不要求向高效民主张权利,天禾公司承担责任后,其与高效民之间的债权债务可另行处理。综上所述,天禾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正确,予以维持。",
"fact_description": "事实和理由:一审法院认定事实错误、法律适用错误。一、审事实认定错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涉案事实属于典型的通谋虚伪行为,其内容包括隐藏行为和虚伪行为。其隐藏行为是:高效民将借用上诉人资质自建的涉案房屋交付李玉荣抵顶借款本息;其虚伪行为是:上诉人名义上为协助李玉荣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出具了《商品房预售合同》及购房款收据,但分文未收。故此,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只能得出如下结论:《商品房预售合同》并非李玉荣购买上诉人房屋的真实意思表示;购房款收据并非李玉荣向上诉人真实付款依据;上诉人没有承担高效民债务的意思表示。同时,对于房款收款凭据不存在李玉荣向上诉人真实支付的事实,李玉荣对高效民的债权转化成购买高效民所建房屋的房款,上诉人没有相应债务承继的责任,其所谓的“购房款”与上诉人无涉。二、一审法律适用错误。基于本案事实,依照相关法律规定,“通谋虚伪行为”无效并应当将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另行处理。一审以本案的虚伪行为事实裁判,其适用的法律错误。高效民以自己房屋抵债,抵债不成仍应自行承担违约责任,与上诉人无关。涉案房屋既非上诉人所有、亦非上诉人所卖,上诉人亦未收取李玉荣分文房款,一审法院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判决上诉人返还李玉荣购房款没有事实根据,认定上诉人承担还款责任与法相悖。被上诉人李玉荣辩称,一审判决天禾公司返还李玉荣购房款及损失是正确的,天禾公司的上诉理由及主张与事实不符,与法相悖,不能成立,望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一、天禾公司称高效民借用天禾公司资质开发房地产,该借款是高效民开发使用,高效民以自己的房屋抵债,抵债不成仍应自行承担责任,与天禾公司无关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没有法律依据。李玉荣在将款项借出时对天禾公司项目是否存在借用资质不知情,天禾公司也并未对外公示。即使天禾公司存在借用资质行为也不能免责,天禾公司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允许他人借用资质并从中获得利益,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和风险。即使高效民借用资质不符合合法建造的前提,不能取得涉案房产的所有权及合法支配权。涉案房产的开发及产权手续均在天禾公司名下,李玉荣一审举证的两份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证实天禾公司用涉案房产办理抵押取得贷款使用,房产一直在天禾公司的控制支配受益下。天禾公司主张不应承担返还购房款责任不能成立。二、天禾公司在原二审向法庭提交的天禾公司与高玉林签订的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合作协议书的第二条、第三条3.1.1款、第四条4.4、4.5、4.6款内容均证实高玉林(高效民)是以天禾公司管理人员身份以天禾公司分支机构的名义进行对外沟通、实施商务活动的,天禾公司对其行为应承担完全法律责任。三、借款行为及以房抵债是天禾公司的行为。天禾公司不能按期偿还借款后,以公司的房产向李玉荣抵债,双方对之前的借款核对结算确认截止2015年2月15日借款金额为560万元,以此借款数额作为购房款,天禾公司向李玉荣交付相同价值的住宅19套,收回了原借款手续,并履行了以物抵债房产买卖的全部手续,且手续上均加盖有天禾公司的行政公章及财务印章,天禾公司对印章的真实性认可,当事人双方之间旧债已经清理完毕,产生了新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且双方已经履行完毕,天禾公司向李玉荣交付了房产,李玉荣已占有控制使用抵债房产,不存在重新回归借贷关系的可能性。在以房抵债过程中,天禾公司单方起草的抵债协议不能否定天禾公司之前向李玉荣借款的事实,根据该三方协议的第七条内容,天禾公司也应当向李玉荣承担双倍返还购房款的责任。即使高效民个人借款成立,根据天禾公司与李玉荣之间的以房抵债相关手续及协议的约定,天禾公司构成债务加入。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对天禾公司具有约束力,天禾公司仍应向李玉荣承担返还全部购房款及承担不能交房过户的一倍购房款赔偿责任。天禾公司与高效民之间的借用资质系其内部管理问题,对外不能成为天禾公司不承担合同义务的理由。四、本案不存在任何一方通谋虚伪的意思表示,更不存在虚假诉讼情形。每一份合同均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并已切实履行,只是因为案外因素出现已交付多年房产被查封才产生本案纠纷。五、与本案情形一致的天禾公司与史振强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已经经过义马市法院、三门峡市中院、河南省高院三级法院审理,本案应对史振强案认定的事实予以采纳,维持判决的统一性。被上诉人高效民辩称,我和李玉荣的借款关系确实是事实,因为我和李芳的官司,法院将涉案房屋查封。房子没有过户到李玉荣名下,是因为没有手续,房子是便宜抵顶给李玉荣。抵顶之后,我和公司沟通,合同一份一份盖章。我和李芳的官司正在抗诉中,我是挂靠天禾公司名下,与天禾公司无关,是我与李玉荣之间的借贷关系。李玉荣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1.请求法院依法确认原、被告双方签订的14份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2.判令被告天禾公司返还原告李玉荣的14套房产的购房款4003208元及损失1000000元(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自2015年2月15日暂计算至2019年4月15日,之后损失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一直计算至全部款项付清为止),原告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增加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天禾公司向原告承担4003208元赔偿责任;3.本案诉讼费和诉前保全费由被告承担。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13年4月至8月,第三人高效民多次从原告李玉荣处借款,并按照约定的每月3分向原告李玉荣付息,期间曾归还部分本金,后因资金紧张,未再付息。2015年2月15日,第三人高效民和原告李玉荣就之前的欠款进行对账结算,经计算,高效民尚欠李玉荣借款本息560万元。同日,高效民作为甲方,李玉荣作为乙方,天禾公司作为丙方,签订了《以房抵债合同》,合同主要内容为:1、甲方高效民系义马天禾生态苑项目实际投资人,对于该项目全部房产享有所有权,具有出卖的资格和权利。丙方天禾公司予以认可。2、截止2015年2月15日,甲方高效民欠乙方李玉荣借款本息560万元,无力偿还。3、甲方高效民自愿将该项目部分房产转让给乙方李玉荣,以抵偿所欠款项。4、本协议生效当日,甲方、丙方与乙方就抵债房产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丙方天禾公司加盖公章,将抵债房产出售给乙方李玉荣。乙方不需另交房款。5、抵债价格:房产抵债单价为每平方米2200元,抵债房产共计19套,总价5435628元,冲抵甲方高效民欠乙方李玉荣同等数额的债务。6、甲方高效民保证截止合同签署之日,抵债房产产权不存在任何争议,也不存在任何权利限制。7、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证正在办理过程中,甲方、丙方保证2015年7月31日前办理完毕。在此期间,如乙方李玉荣处分抵债房产,甲方、丙方应无条件配合办理变更合同备案、产权登记、过户等手续。8、甲方、丙方将抵债房产交付乙方后,在为其办理房屋产权手续期间,如出现擅自处分抵债房产(包括但不限于在出售、抵押、出租、赠与、被查封等)或违反上述承诺保证等任何影响乙方对抵债房产行使所有权的情形,自愿双倍返还乙方购房款。2015年3月7日,李玉荣就抵债的19套房屋与天禾公司分别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原告李玉荣在合同上签字,被告天禾公司在合同上盖章。合同约定,“第十二条出卖人保证销售的商品房没有产权纠纷和债权债务纠纷。因出卖人原因造成该商品房不能办理产权登记或发生债权债务纠纷的,由出卖人承担全部责任。”购买的房屋涉及本案原告所诉争的14套房屋:天禾生态苑2号楼301、401、501、701、802、901、902、1001、1002、1101、1102、1301、1401、1701号。天禾公司向李玉荣就所购房屋分别出具了相应的购房款收据,并交付了房屋,本案涉案的14套房屋价款共计4003208元。一审法院在办理(2015)义民初字第1114号案件的执行过程中,于2017年7月14日作出(2016)豫1281执137号之三执行裁定书,裁定:对义马天禾生态苑2号楼予以预查封(1层东户、2层西户、4层西户、6层东户、8层东户、9层西户,该6户除外),预查封房屋包含本案涉案的14套房产。2017年7月17日,法院对上述包括本案涉案14套房产的房屋进行查封,查封期限为2017年7月17日至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13日,一审法院作出(2017)豫1281执恢66号之五执行裁定书,将以上查封的房屋进行续查封,查封期3年。本案涉案的14套房产目前正在查封中。另查明,涉案14套房屋均为天禾生态苑2号楼房屋,截至庭审时,该2号楼尚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一审法院认为,关于原告李玉荣以房屋买卖纠纷的案由起诉要求确认其与被告天禾公司签订的14份《商品房预售合同》无效,要求被告返还购房款并赔偿利息损失的诉讼请求。本案涉及的14份《商品房预售合同》,原告李玉荣在合同上签字,被告天禾公司在合同上盖章,应视为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被告天禾公司向原告李玉荣出具了相应的购房款收据,证明被告天禾公司认可原告李玉荣对第三人高效民的债权已转化为购房款。截至起诉时,涉案十四套房屋并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之规定,双方签订的14份《商品房预售合同》无效,原告已支付的购房款应当返还。因被告天禾公司未及时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导致《商品房预售合同》无效,被告天禾公司存在过错,应当赔偿李玉荣因此造成的损失。同时,《商品房预售合同》中双方约定,因出卖人被告天禾公司的原因造成商品房不能办理产权登记或发生债权债务纠纷的,由出卖人承担全部责任。故原告李玉荣要求被告天禾公司承担利息损失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关于原告李玉荣要求被告天禾公司承担4003208元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因此前原告李玉荣与第三人高效民、被告天禾公司签订的《以房抵债合同》中载明: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证正在办理过程中,甲方(高效民)、丙方(天禾公司)保证2015年7月31日前办理完毕。能够证明天禾公司在签订涉案14份《商品房预售合同》时,不存在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情形。故原告依据14份《商品房预售合同》主张被告天禾公司承担4003208元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于法无据。不予支持。关于第三人高效民是否承担责任的问题,因本案中原告李玉荣不要求追加高效民为被告,也不要求向高效民主张权利,故本案中第三人高效民不承担责任。关于被告天禾公司辩称的原告与被告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不是真实意思表示和不是真实买卖行为的主张,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第五十六条、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条之规定,判决:一、原告李玉荣与被告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14份《商品房预售合同》无效(分别为:义马市珠江路天禾生态苑2号楼301、401、501、701、802、901、902、1001、1002、1101、1102、1301、1401、1701号14套房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二、被告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返还原告李玉荣购房款4003208元及利息损失【利息以4003208元为基数,自2015年2月15日至2019年8月19日按同期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计付;2019年8月20日之后按同期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计付至全部款项付清之日止】;三、驳回原告李玉荣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74845元,由原告李玉荣承担37422.5元,被告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担37422.5元。保全费5000元,由被告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担。本院二审期间,当事人围绕上诉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质证。上诉人天禾公司向本院提交一份证据,为义马市人民检察院三义检民(行)监【2020】41128100003号通知书复印件一份。用以证明李玉荣与天禾公司不存在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本案系虚假诉讼,李玉荣的债权能否通过以房抵债的协议进行实现,还有待检察院检查监督的结果,且与本案主张的债权相矛盾。被上诉人李玉荣对天禾公司提供的上述证据质证认为该通知书是复印件,不符合民事诉讼证据的相关规定,我们不予质证。如果之后有原件,由法庭核实后我们的质证意见为该通知书仅能证实高效民曾因与李芳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向义马市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监督,义马市人民检察院受理办理,检察院最终的结论与本案没有直接的关系。该通知书不能证实李玉荣和天禾公司之间不存在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更不能证实天禾公司代理人所讲的虚假诉讼。本案借款是真实的,且款项用到了天禾生态苑工程上,高效民跟天禾公司之间的内部关系,不是李玉荣考虑的。李玉荣以房抵债得到的这些房产,被义马法院查封拍卖后,李玉荣及相关人员提起执行异议,经过法院审理,生效判决确认天禾公司没有取得预售许可,李玉荣与天禾公司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无效的。根据生效的判决,李玉荣对涉案的14套房产不享有合法的所有权。这是已经确定的事实,不存在上诉人所讲的李玉荣是否能够最后抵顶还不确定,在本案中李玉荣的损失是已经确定的。被上诉人高效民称:原件在我处,庭后3日内提交法庭。同意上诉人的证明目的,对该证据无意见。庭后天禾公司向本院提交三义检民(行)监【2020】41128100003号通知书原件和复印件,经本院核对无误后,将复印件存于卷内,原件退回天禾公司。对于天禾公司提交的上述证据,本院经审查认为义马市人民检察院提请上级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系高效民与案外人李芳之间的纠纷,与本案无关,不能证明其主张。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审一致。",
"footer": "审判长范敏英审判员李琦审判员张攀峰二〇二一年六月十八日法官助理胡若楠书记员水文彬",
"header":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1)豫12民终674号上诉人(原审被告):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市银杏路北侧银杏公园东侧银杏王府花园商业二楼。法定代表人:芦杜鹃,该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委托诉讼代理人:张静,河南精与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玉荣,女,1969年4月15日出生,汉族,住河南省义马市。委托诉讼代理人:郭胜利,河南甘棠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第三人):高效民,男,1951年6月14日出生,汉族,住河南省义马市。李玉荣与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禾公司)、高效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义马市人民法院于2019年6月26日作出(2019)豫1281民初471号民事裁定。李玉荣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9年8月12日作出(2019)民终1738号民事裁定,裁定撤销原裁定,指令义马市人民法院审理。指令审理后,义马市人民法院于2020年5月11日作出(2019)豫1281民初1863号民事判决,李玉荣、天禾公司均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20年9月3日作出(2020)豫12民终924号民事裁定,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发回重审后,义马市人民法院于2021年3月5日作出(2020)豫1281民初1163号民事判决,天禾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21年4月14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天禾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张静、被上诉人李玉荣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郭胜利、被上诉人高效民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judgment":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38825元,由上诉人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
| false |
[] |
[
{
"claim": "请求法院依法确认原、被告双方签订的14份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
"judgment": [
"fully supported",
"fully supported"
]
},
{
"claim": "判令被告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返还原告李玉荣的14套房产的购房款4003208元及损失1000000元(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自2015年2月15日暂计算至2019年4月15日,之后损失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一直计算至全部款项付清为止)",
"judgment": [
"partially supported",
"partially supported"
]
},
{
"claim": "判令被告义马市天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向原告承担4003208元赔偿责任",
"judgment": [
"fully supported",
"fully supported"
]
},
{
"claim": "本案诉讼费和诉前保全费由被告承担",
"judgment": [
"partially supported",
"partially supported"
]
}
] |
[
{
"article": "第一百七十条",
"law":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 | true |
5 |
{
"claim": "原告甘肃制高点广告装饰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立即向原告支付剩余房款612902元,并支付逾期利息59720.33元(暂计算至起诉之日,实际主张至款项付清之日),合计672622.33元;2、本案诉讼费、保全费由被告承担。",
"court_view": "本院认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本案中,《协议书》虽由李保怀签订,但其实为作为原告的法定代表人与被告李学春签订,故《协议书》系原告与被告李学春的真实意思表示,对各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各方都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被告尚欠原告购房款164090元未支付,故根据合同的约定和法律的规定,被告应予以支付。关于原告主张逾期利息,本院认为被告未按合同约定支付购房款,已构成违约,应承担利息损失。故被告应以164090元为基数,按照同期人民银行贷款利率的标准,从2018年10月15日计算至款项付清之日。关于原告诉求被告姚政承担责任的问题,本院认为《协议书》的购房人和相对方、签字人为被告李学春,被告李学春为姚政的妻子,并非共同购买人,故原告的此项诉求,本院不予支持。",
"fact_description": "事实及理由:2018年5月14日,原被告经协商一致,签订《协议书》,由原告以以工抵房形式,将原告公司所有的兰州恒大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兰州翡翠华庭楼盘一期7号楼102房屋出售给被告,合同总价款912902元,2018年5月14日合同签订时以以工抵房形式扣除300000元,剩余612902元分两次付清,第一笔100000元于2018年6月15日前付清,第二笔款项512902元于2018年10月15日前付清。原告公司法定代表人李保怀与被告李学春分别在合同上签字确认,该房已经交付被告使用居住。但合同签订后被告未依约付清款项,原告无奈诉至法院。被告李学春、姚政辩称,原告起诉的房款数额不属实,经核算被告欠原告164090元,原告主张的利息无事实依据,原被告并未在协议中并未约定利息,本案原告明知被告拖欠164090元,却按照60多万元标的起诉导致诉讼费过高,应由原告自行承担。当事人围绕诉讼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对当事人无异议的证据,本院予以确认并在卷佐证。根据当事人陈述和经审查确认的证据,本院认定如下:2018年4月6日,原告同案外人榆中俊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甘肃盛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意,以其所欠原告的工程款(广告款)抵作购房款,所购房屋为榆中俊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楼盘××期××号楼××房××,建筑面积114.26平方米,总价为912902元。2018年5月14日,李保怀与李学春签订《协议书》,协议书约定“2018年5月14日甘肃制高点广告装饰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保怀以工抵房形式,用兰州恒大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旗下恒大兰州翡翠华庭楼盘一期7号楼102房一套建筑面积为114.26平方米,总价为912902元售与李学春,身份证号620123197503××××(甘肃制高点广告装饰有限公司临时工人姚政的爱人),由甘肃制高点广告装饰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保怀一次性付款购买,李学春已于2018年5月14日前,已向李保怀支付300000元,剩余612902元达成以下付款方式:第一笔付款于2018年6月15日之前支付于李保怀100000元,第二笔付款于2018年10月15日之前支付于李保怀512902元。…”协议签订后,原告将涉案房屋交付被告李学春,被告李学春及姚政于2020年8月入住。但李学春一直未支付剩余612902元款项。另查,原告一直未支付被告2018年3月18日至2020年12月21日工款合计448812元,用以抵扣被告所欠购房款,故被告尚欠原告购房款164090元(612902元—448812元)。",
"footer": "审判员黄劲松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一日书记员施璞琰",
"header":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0)甘0102民初12326号原告:甘肃制高点广告装饰有限公司,住所地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北路1112号2号楼1单元102室。法定代表人:李保怀,系该公司执行董事。委托诉讼代理人:李晓东,甘肃豪仁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李学春,女,汉族,1975年3月9日出生,住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被告:姚政,男,汉族,1976年4月8日出生,住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以上二被告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刘懿,甘肃通源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甘肃制高点广告装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制高点广告公司)与被告李学春、姚政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20年11月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甘肃制高点广告装饰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保怀和委托诉讼代理人李晓东,被告李学春、姚政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刘懿和被告姚政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judgment": "综上所述,依照《中国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第五百七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李学春于判决生效后三日内向原告甘肃制高点广告装饰有限公司支付购房款164090元及逾期利息(以164090元为基数,按照同期人民银行贷款利率标准,从2018年10月15日计算至款项付清之日)。案件受理费5263元(已减半),由被告李学春承担1263元,原告甘肃制高点广告装饰有限公司承担4000元;保全费3883元由被告李学春承担。如果未按照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
|
{
"claim": "制高点公司上诉请求:1.撤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2020)甘0102民初12326号民事判决,依法改判支持制高点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2.本案一、二审诉讼费由李学春、姚政承担。",
"court_view": "本院认为,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案涉购房协议书载明系“以工抵房”的形式出售,制高点公司法定代表人李保怀出具的情况说明亦载明系“以工抵房”的形式办理李学春、姚政房屋事宜,结合双方当事人存在劳务合同关系的事实以及制高点公司仍尚欠李学春、姚政劳务费的事实,双方当事人就购房款存在以劳务费抵偿购房款的共同意思表示,一审法院从下剩购房款中将双方当事人均无异议的制高点公司尚欠李学春、姚政二人的劳务费448812元予以抵扣并无不当。关于支付义务主体问题,李学春与姚政认可该工程系二人共同完成,对外以姚政与制高点公司进行结算。制高点公司法定代表人李保怀于2020年11月6日出具的《情况说明》亦载明与李学春、姚政二人“以工抵房”,故该协议是基于姚政、李学春二人与制高点公司之间存在提供劳务的事实基础上形成。合同具有相对性,双方当事人基于上述事实一致确定购房协议的相对人为制高点公司与李学春,则《协议书》仅对协议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制高点公司上诉要求姚政承担协议约定义务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综上所述,上诉人甘肃制高点广告装饰有限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fact_description": "事实和理由:1、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款项性质、款项金额没有查清。认定工程款抵扣房款无依据。制高点公司将承揽的室内装饰装修工程部分劳务交由姚政带队施工,公司与李学春之间不存在工程或合同关系,购房协议是应姚政要求与李学春签订,姚政实际支付了前期所有款项,参与了整个购房过程。一审诉讼期间姚政主动要求调解时,双方就2018年5月14日至2020年9月20日期间的所有劳务费进行了对账签字确认,但不是最终结算依据,也不是公司未支付姚政劳务费的有效债权凭证。2、一审法院将对账后的工程款直接从房款中扣除不当,两者之间系不同法律关系,且协议书约定了下剩购房款分期支付的具体情形,未约定后续劳务费直接抵扣购房款的事项。3、一审法院未判决姚政承担支付义务不当。前期购房款系姚政用其劳务费抵扣,姚政当庭答辩认为抵扣剩余购房款,应当视为对李学春与制高点公司之间房屋买卖关系的债务加入,在抵扣448812元劳务费为购房款的同时,应当由姚政一并承担剩余房款的支付义务。李学春、姚政共同辩称,一审判决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当予以维持。双方有协议约定,且在诉讼期间达成了结算。制高点公司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1.判令李学春、姚政立即向制高点公司支付剩余房款612902元,并支付逾期利息59720.33元(暂计算至起诉之日,实际主张至款项付清之日),合计672622.33元。2.本案诉讼费、保全费由李学春、姚政承担。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18年4月6日,原告同案外人榆中俊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甘肃盛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意,以其所欠原告的工程款(广告款)抵作购房款,所购房屋为榆中俊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楼盘××期××号楼××房××,建筑面积114.26平方米,总价为912902元。2018年5月14日,李保怀与李学春签订《协议书》,协议书约定“2018年5月14日甘肃制高点广告装饰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保怀以工抵房形式,用兰州恒大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旗下恒大兰州翡翠华庭楼盘一期7号楼102房一套建筑面积为114.26平方米,总价为912902元售与李学春,身份证号620123197503××××(甘肃制高点广告装饰有限公司临时工人姚政的爱人),由甘肃制高点广告装饰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保怀一次性付款购买,李学春已于2018年5月14日前,已向李保怀支付300000元,剩余612902元达成以下付款方式:第一笔付款于2018年6月15日之前支付于李保怀100000元,第二笔付款于2018年10月15日之前支付于李保怀512902元。…”协议签订后,原告将涉案房屋交付被告李学春,被告李学春及姚政于2020年8月入住。但李学春一直未支付剩余612902元款项。另查,原告一直未支付被告2018年3月18日至2020年12月21日工款合计448812元,用以抵扣被告所欠购房款,故被告尚欠原告购房款164090元(612902元—448812元)。一审法院认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本案中,《协议书》虽由李保怀签订,但其实为作为原告的法定代表人与被告李学春签订,故《协议书》系原告与被告李学春的真实意思表示,对各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各方都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被告尚欠原告购房款164090元未支付,故根据合同的约定和法律的规定,被告应予以支付。关于原告主张逾期利息,一审法院认为被告未按合同约定支付购房款,已构成违约,应承担利息损失。故被告应以164090元为基数,按照同期人民银行贷款利率的标准,从2018年10月15日计算至款项付清之日。关于原告诉求被告姚政承担责任的问题,一审法院认为《协议书》的购房人和相对方、签字人为被告李学春,被告姚政为李学春的妻子,并非共同购买人,故原告的此项诉求,不予支持。一审法院依照《中国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第五百七十九条规定,判决:李学春于判决生效后三日内向制高点公司支付购房款164090元及逾期利息(以164090元为基数,按照同期人民银行贷款利率标准,从2018年10月15日计算至款项付清之日)。案件受理费5263元(已减半),由李学春承担1263元,制高点公司承担4000元。如果未按照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院二审期间双方当事人均未提交新的证据。二审中制高点公司对尚欠姚政劳务费448812元不持异议,李学春与姚政均认可上述费用为公司欠二人的债务。二审另查明,首次购房款300000元为抵顶姚政、李学春二人的劳务费。一审查明的其他基本事实属实,本院予以确认。",
"footer": "审判长关涛审判员邓代林审判员徐晓曦二〇二一年六月二十九日书记员孙元堃",
"header": "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1)甘01民终1957号上诉人(原审原告):甘肃制高点广告装饰有限公司,住所地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北路1112号2号楼1单元102室。法定代表人:李保怀,该公司执行董事。委托诉讼代理人:李晓东,甘肃豪仁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李学春,女,1975年3月9日出生,汉族,住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委托诉讼代理人:刘懿,甘肃通源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姚政,男,1976年4月8日出生,汉族,住甘肃省通渭县。委托诉讼代理人:刘懿,甘肃通源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甘肃制高点广告装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制高点公司)因与被上诉人李学春、姚政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不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2020)甘0102民初12326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21年3月22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judgment": "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0526元,由上诉人甘肃制高点广告装饰有限公司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
| false |
[] |
[
{
"claim": "判令被告立即向原告支付剩余房款612902元,并支付逾期利息59720.33元(暂计算至起诉之日,实际主张至款项付清之日),合计672622.33元",
"judgment": [
"partially supported",
"partially supported"
]
},
{
"claim": "本案诉讼费、保全费由被告承担",
"judgment": [
"partially supported",
"partially supported"
]
}
] |
[
{
"article": "第一百七十条",
"law":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 | false |
6 |
{
"claim": "原告项浪进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昌祥勇协助原告办理房屋过户手续;2.被告昌祥勇承担原告诉讼代理费11550元;3.依法判令被告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court_view": "本院认为,原告与被告昌祥勇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为合法有效的合同。被告谢小莉作为该房屋的共有人,其虽未在合同上签字确认,但通过庭审查明的事实,被告谢小莉在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知情且参与了房屋价款的协商,即被告谢小莉对涉案房屋的买卖是知情且认可的。现原告依约支付了约定的全部购房款,该房屋也具备了过户条件,二被告应当依约协助原告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原告诉请的代理费,因双方在合同中并未明确作出约定,故原告该项诉请没有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fact_description": "诉讼中,原告申请追加谢小莉为共同被告,并诉请要求被告谢小莉与被告昌祥勇共同协助原告办理房屋过户手续。事实与理由:2011年7月3日,被告昌祥勇因拆迁安置取得鸠江区二坝镇锦绣龙湾小区1幢2单元901室房屋一套。2017年6月7日,被告昌祥勇将该房屋出售给原告,原告依约支付了308000元购房款。双方约定在该房屋可以办理过户手续时,被告有义务协助原告办理房屋过户手续。2020年12月,原告在得知该房屋可以办理产权登记后联系被告,被告却提出要求原告另行给付8万元的条件,双方为此产生纠纷,原告遂提起诉讼。原告提起诉讼后,二被告于2021年1月19日将该房屋登记为其二人共同共有。原告认为,原告与被告昌祥勇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依约支付合理价款且双方已实际交付房屋,该合同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被告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原则。被告谢小莉现被登记为该房屋的共有人,其与涉案房屋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且对双方买卖房屋的事实知情并同意,故应负有协助办理房屋过户的义务。被告昌祥勇辩称,被告并非拒绝协助原告办理房屋过户手续,而是因为该房屋现有另一共有人,在另一共有人不同意的情况下,被告客观上无法履行协助义务。原告要求被告承担11550元代理费没有事实及法律依据。本案的诉讼费不应由被告全部承担。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被告谢小莉并不知情,基于合同相对性原则,原告无权要求被告谢小莉承担协助过户义务。被告谢小莉未作答辩。当事人围绕诉请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对双方当事人无异议的证据,本院予以确认并在卷佐证。双方当事人有异议的证据为原告提交的谈话录音,原告提交该证据用于证明被告谢小莉对被告昌祥勇将该房屋出售给原告是知情的,并且参与了房屋价格的协商。被告昌祥勇对该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均不予认可。本院对该证据的认定意见如下:原告提交的该段录音中与原告妻子对话的女性陈述,“我这个房屋那个时候是不打算卖的,我不晓得我家老头子收了你们的钱”,“他们是在家里要死要活的,逼着我们没有办法,那个时候我还叫你们加着钱”,“这个房子卖亏了”。通过该段录音的内容可确认以下两个事实:1.根据“我这个房屋那个时候是不打算卖的”该段谈话内容,可确认与原告妻子对话的女性对涉案的房屋享有权利;2.该女性称收取原告5万元定金的被告昌祥勇的父亲为“我家老头子”。被告的房屋拆迁安置协议书上被安置人员为被告昌祥勇、被告谢小莉及其儿子昌其乐共三人,故对于涉案被安置房屋享有权利的女性只有作为被告昌祥勇妻子的被告谢小莉,结合录音材料中该女性称被告昌祥勇的父亲为“我家老头子”的事实,基本可以确定该谈话人的身份即为被告谢小莉,在二被告无相反证据反驳的情况下,本院对该谈话录音的真实性予以认定。再根据该谈话的内容,即“他们是在家里要死要活的,逼着我们没有办法,那个时候我还叫你们加着钱”,可以确认被告谢小莉在被告昌祥勇将房屋出售给原告时知情且参与了房屋价格的协商。综上,本院对原告该证据的证明力予以认定。根据上述对证据的认定意见,结合庭审中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本院查明的事实为:2017年6月7日,被告昌祥勇与原告项浪进签订一份《房屋买卖合同》。双方约定由被告昌祥勇将位于鸠江区××镇××期××房××幢××单元××室房屋(约105平方米)出售给原告。房屋售价为308000元,该款由原告于合同签订时一次性支付给被告昌祥勇。双方在房屋交付后被告昌祥勇有义务协助原告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其过户费用由原告自行承担(在能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时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本协议自双方签字原告付清购房款时生效。2017年3月17日,原告向被告昌祥勇的父亲支付购房定金50000元。同年6月24日,原告妻子马佑琴向被告昌祥勇转账258000元。2017年6月25日,原告以被告昌祥勇的名义缴纳了安置房补价款4998元。涉案安置房的被拆迁安置人员为被告昌祥勇、被告谢小莉及双方儿子昌其乐。2021年1月19日,二被告为该房屋办理了产权登记,产权证号为皖(2021)芜湖市不动产权第1××0号。该房屋登记为二被告共同共有。原告为本次诉讼支出诉讼代理费11550元。",
"footer": "审判员张川二〇二一年二月二十二日法官助理严家振书记员江宇航附:本判决适用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五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第六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header":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1)皖0207民初27号原告:项浪进,男,1977年6月25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委托诉讼代理人:王在玉,鸠江区二坝镇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昌祥勇,男,1985年8月4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委托诉讼代理人:彭鹏,安徽朱兴旺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诉讼代理人:朱海涛,安徽朱兴旺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被告:谢小莉,女,1985年6月23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原告项浪进与被告昌祥勇、被告谢小莉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21年1月4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分别于2021年1月27日、2月19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项浪进的委托诉讼代理人王在玉、被告昌祥勇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彭鹏、朱海涛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谢小莉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judgment": "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昌祥勇、被告谢小莉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协助原告项浪进办理位于芜湖市鸠江区××#楼××单元××室房屋[不动产权证号:皖(2021)芜湖市不动产权第1××0号]的过户手续,相关过户费用由原告项浪进承担;二、驳回原告项浪进的其它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6093元,减半收取3047元,由被告昌祥勇、被告谢小莉共同负担。原告预交的3047元,由本院予以退回。二被告应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向本院缴纳案件受理费3047元,拒不缴纳的,本院依法强制执行。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之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
}
|
{
"claim": "昌祥勇、谢小莉上诉请求:1.撤销(2021)皖0207民初27号民事判决,驳回项浪进的诉讼请求;2.一、二审诉讼费由项浪进承担。",
"court_view": "本院认为,项浪进与昌祥勇于2017年6月7日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为有效,昌祥勇的妻子谢小莉是否知晓或是同意出售案涉房屋对于《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并不产生影响。且在本案中,依据以下查明事实能够认定谢小莉对案涉房屋的出售是明知且没有实质异议的:一是在项浪进提交的录音中,谢小莉陈述“他们是在家里要死要活的,逼着我们没有办法,那个时候我还叫你们加着钱”“这个房子卖亏了我不讲了”,据此可以看出谢小莉最终是同意了家里人对于案涉房屋的出售,且明确知晓房屋的受领状况、出售价格等;二是昌祥勇、谢小莉仅有案涉房屋一套安置房,根据谢小莉所述,该房屋距离其住处不远,而案涉房屋已实际交付项浪进占有使用三年多,在这么长的时间内谢小莉对于房屋的状况不关心、不知晓,显然也与常理相悖,而谢小莉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其在所称的知晓房屋出售后作出了要求项浪进退房或要求昌祥勇向项浪进退款等实质性的异议行为。直至项浪进为维护自身权利,提起本案诉讼后,昌祥勇才抗辩称谢小莉对案涉房屋出售不知情,昌祥勇、谢小莉的以上行为显然违背诚实守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契约精神和诚实信用原则,昌祥勇、谢小莉在本案中的相关上诉主张与上述精神和原则相悖,亦缺乏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信。一审对于项浪进要求昌祥勇、谢小莉协助其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并无不当。综上,昌祥勇、谢小莉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fact_description": "事实和理由:一、原审中项浪进提交的录音证据存在重大瑕疵,不能作为证明本案事实的证据,原审认定意见不能让人信服,理由如下:(一)原审中项浪进提交录音证据时,没有说明该份录音形成于什么时间,录音地点在何处,采用什么方式取得录音,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此,原审在没有查明项浪进提交的录音证据具有合法性的情形下,对该证据予以认定,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定。(二)这份录音中谈话的相关人员身份不明确,在整个录音中无法确定谈话的人是谢小莉本人,并且录音中有关房产买卖的相关事实是否就是本案所涉房产的相关事实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因此录音中的房屋与本案中的房屋是否是同一房产显然无法证明。二、假设项浪进提交的录音是真实、合法的,但录音中载明的内容不能认定谢小莉在昌祥勇出卖房屋给项浪进时知情且参与了房屋价格的协商。结合录音内容,录音中的女性谈话人一直强调“我这个房子你晓得我们情况,我们那时候是不打算卖的,我不晓得我们家老头子收了你钱”,由此可知谢小莉对昌祥勇将房子卖掉的事实并不知情,如果说谢小莉知情也仅仅是知道昌祥勇打算卖房子的事情,但并没有参与到具体卖房商谈中来,也没有与项浪进一方协商过房屋价格。三、从录音中的女性谈话人所表达的意思来看,因为房价过低,其是一直不同意卖房的,假设这个谈话的女性就是谢小莉,那么原审也不能将谢小莉的知情视为认可,更不能将其“认可”认定为谢小莉作出同意出卖房产的意思表示。昌祥勇与项浪进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对谢小莉没有约束力,原审要求谢小莉协助项浪进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显然没有法律依据。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房地产转让,应当签订书面转让合同。”这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对不动产转让合同予以干预,要求房屋买卖合同应当采取法定形式。在本案中,项浪进仅与昌祥勇签订了书面合同,并没有与谢小莉签订书面合同,因此项浪进与谢小莉之间并没有房屋买卖合同关系。项浪进辩称,一、项浪进提供的录音证据和一审庭审中审查的事实相互印证,能证实本案的真实情况。二、昌祥勇、谢小莉上诉称项浪进与谢小莉未签订书面合同,但项浪进认为在该房屋的买卖过程中,有证据证实谢小莉参与了全部协商,并且案涉房屋已经实际交付给项浪进使用多年,谢小莉也没有提出相关异议,请求二审法院依法驳回昌祥勇、谢小莉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项浪进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1.判令昌祥勇协助项浪进办理房屋过户手续;2.昌祥勇承担项浪进诉讼代理费11550元;3.判令昌祥勇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一审诉讼中,项浪进申请追加谢小莉为共同被告,并诉请要求谢小莉与昌祥勇共同协助项浪进办理房屋过户手续。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17年6月7日,昌祥勇与项浪进签订一份《房屋买卖合同》。双方约定由昌祥勇将位于鸠江区房屋(约105平方米)出售给项浪进。房屋售价为308000元,该款由项浪进于合同签订时一次性支付给昌祥勇。双方在房屋交付后昌祥勇有义务协助项浪进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其过户费用由项浪进自行承担(在能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时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本协议自双方签字项浪进付清购房款时生效。2017年3月17日,项浪进向昌祥勇的父亲支付购房定金50000元。同年6月24日,项浪进妻子马佑琴向昌祥勇转账258000元。2017年6月25日,项浪进以昌祥勇的名义缴纳了安置房补价款4998元。涉案安置房的被拆迁安置人员为昌祥勇、谢小莉及双方儿子昌其乐。2021年1月19日,昌祥勇、谢小莉为该房屋办理了产权登记,产权证号为皖(2021)芜湖市不动产权第××号。该房屋登记为昌祥勇、谢小莉共同共有。项浪进为本次诉讼支出诉讼代理费11550元。一审法院认为,项浪进与昌祥勇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为合法有效的合同。谢小莉作为该房屋的共有人,其虽未在合同上签字确认,但通过庭审查明的事实,谢小莉在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知情且参与了房屋价款的协商,即谢小莉对涉案房屋的买卖是知情且认可的。现项浪进依约支付了约定的全部购房款,该房屋也具备了过户条件,昌祥勇、谢小莉应当依约协助项浪进办理房屋过户手续。项浪进诉请的代理费,因双方在合同中并未明确作出约定,故项浪进该项诉请没有法律依据,不予支持。一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判决:一、昌祥勇、谢小莉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协助项浪进办理位于芜湖市鸠江区房屋[不动产权证号:皖(2021)芜湖市不动产权第××号]的过户手续,相关过户费用由项浪进承担;二、驳回项浪进的其它诉讼请求。一审案件受理费6093元,减半收取3047元,由昌祥勇、谢小莉共同负担。本院二审期间,当事人围绕上诉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对当事人二审争议的事实,本院认定如下:关于项浪进申请的证人杨某出具的证言,杨某虽与项浪进系亲戚关系,但其与昌祥勇、谢小莉亦是同村相熟之人,且根据昌祥勇在二审中所作陈述,杨某正是其与项浪进房屋买卖的介绍人,结合杨某的这一身份,杨某称项浪进提交的在昌祥勇、谢小莉家的录音,其当时也在现场,亦符合常理。另二审中本院当庭播放录音,谢小莉对录音中的女性声音“房子卖亏了我不讲了”系其陈述予以认可。综合以上,能够确认项浪进提交的录音中的女性谈话人为谢小莉,本院对该事实予以认定。本院对一审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
"footer": "审判长李贺审判员钱晨审判员宋喜萍二〇二一年四月二十七日书记员黄静附:本案适用法律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header": "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1)皖02民终1119号上诉人(原审被告):昌祥勇,男,1985年8月4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上诉人(原审被告):谢小莉,女,1985年6月23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两上诉人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彭鹏,安徽朱兴旺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项浪进,男,1977年6月25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委托诉讼代理人:王在玉,鸠江区二坝镇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上诉人昌祥勇、谢小莉因与被上诉人项浪进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人民法院(2021)皖0207民初2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21年4月21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judgment":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6093元,由昌祥勇、谢小莉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
| false |
[] |
[
{
"claim": "判令被告昌祥勇协助原告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judgment": [
"fully supported",
"fully supported"
]
},
{
"claim": "被告昌祥勇承担原告诉讼代理费11550元",
"judgment": [
"not supported",
"not supported"
]
},
{
"claim": "依法判令被告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judgment": [
"fully supported",
"fully supported"
]
}
] |
[
{
"article": "第一百六十九条",
"law":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
"article": "第一百七十条",
"law":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 | true |
7 | {"claim":"孙某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确认赵某2以赵某1名义与孙某签订(...TRUNCATED) | {"claim":"孙淑琴上诉请求:1.撤销北安市人民法院(2023)黑1181民初2527号民事(...TRUNCATED) | false |
[] | [{"claim":"判令确认赵某2以赵某1名义与孙某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jud(...TRUNCATED) | [{"article":"第一百七十六条","law":"《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article":"(...TRUNCATED) | true |
8 | {"claim":"原告李霞霞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决解除原告与被告之间签订(...TRUNCATED) | {"claim":"XX公司上诉请求:l、请求法院依法撤销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人民法(...TRUNCATED) | false |
[] | [{"claim":"判决解除原告与被告之间签订的《中恒·西吉人家内部认购书》","jud(...TRUNCATED) | [{"article":"第六条","law":"《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article":"第四百六十五(...TRUNCATED) | false |
9 | {"claim":"原告王嵩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解除原、被告之间签订的《(...TRUNCATED) | {"claim":"新田万豪公司上诉请求:1、依法撤销河南省中牟县人民法院(2021)豫(...TRUNCATED) | false |
[] | [{"claim":"判令解除原、被告之间签订的《协议书》","judgment":["fully supported","fu(...TRUNCATED) |
[
{
"article": "第一百七十条",
"law":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 | false |
End of preview. Expand
in Data Studio
AppealCase: A Dataset and Benchmark for Civil Case Appeal Scenarios
⚖️ Introduction
The AppealCase dataset is the first large-scale resource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support LegalAI research in appellate judgment scenarios. While prior work in LegalAI has focused heavily on one-shot trials, the appellate procedure—critical to ensuring fairness and correcting judicial errors—remains largely underexplored.
To bridge this gap, we construct 10,000 pairs of matched first-instance and second-instance civil cases from China Judgments Online, covering 91 causes of action. We also design a structured annotation schema and define new tasks tailored to the appellate context.
📰 News
- [2025/05/23] 🎉 We have released our arXiv paper and the accompanying dataset!
📂 Dataset
- Cases: 10,000 matched pairs of first-instance and second-instance judgments
- Coverage: 91 civil causes of action
- Labeling: Annotated with judgment reversal, reasons for reversal, claims, legal provisions and new information
- Format: JSON structured format, easy to load and parse
- License: CC BY-NC 4.0
📚 Citation
@article{huang2025appealcase,
title={{AppealCase}: A dataset and benchmark for civil case appeal scenarios},
author={Huang, Yuting and Guo, Meitong and Wu, Yiquan and Li, Ang and Liu, Xiaozhong and Yin, Keting and Sun, Changlong and Wu, Fei and Kuang, Kun},
journal={arXiv preprint arXiv:2505.16514},
year={2025}
}
- Downloads last month
- 41